周如南:官方網站“重要性下降,并不代表它不重要”
2020-2022年,由南方周末公益研究中心推出的中國公益品牌榜,在公益品牌塑造方面進行了嶄新的詮釋。作為公益品牌榜調研信息的主要來源,公益機構官方網站仍是重要觀察對象。在實際調研中,南方周末公益研究中心發現,隨著移動互聯網設備的普及,公益機構在官方網站建設方面的重視與投入都在下降,隨之也帶來了諸多不利于品牌發展的新問題,值得行業思考與討論。
發自:北京
近年來,以“公益慈善”為幌子的詐騙事件層出不窮,已有數十家基金會為此發出反詐聲明。此類案件中,不法分子往往會通過開發盜版網站、冒名app等方式,騙取愛心人士的信任。
作為公益機構的“名片”,官方網站既是社會公信力的保障,也是公益品牌傳播的窗口。
對于部分公益機構,官方網站的重要程度卻在逐年下降,一位公益基金會品牌負責人向南方周末公益研究中心透露,“年度信息化建設的費用在百萬上下,但是網站的投入基本可以忽略不計,也沒有專人負責?!?/p>
“重要性下降,并不代表它不重要”
這并非個例,企業基金會問題更為明顯,在南方周末發布的《中國公益品牌觀察報告(2022)》中,“1/3的企業基金會,未在其官方渠道公開基本信息,公眾無法通過官方網站、微信、微博等渠道,了解基金會的工作和運行情況?!?/p>
“從官方網站進來捐贈人,包括利益相關方,在整個結構中的占比其實是在下降的?!?/p>
對此,南方周末公益研究中心智庫專家、中山大學副教授周如南及其團隊也曾做過這方面的嘗試:對國內公益機構的官方網站,以傳播信息和籌款相關信息進行調研,雖然不能全覆蓋,但是以抽樣樣本為代表的調研情況,正在向我們揭示一個信息,公眾關注公益機構信息“已經轉向移動端了”。
WEB1.0時代的官方網站,重要性正在下降,但是“重要性下降,并不代表它不重要”。在周如南看來,從公益機構的籌款和傳播的效果上面來講,官方網站在過去一段時間里,其重要性是有所下降的。
不可忽視的是,官方網站作為公益機構的核心內容輸出端口,還有一個屬于自己特殊的作用,在彰顯機構的正規性方面“還是一直非常穩健的”。
對此,周如南解釋道,“如果一個機構它只有公眾號或者是抖音號,但是沒有官方網站,它加引號的所謂官方性,也就是它的權威性、正規性,會受到一定影響?!?/p>
2018年開始實施的《慈善組織信息公開辦法》第四條第五款規定“慈善組織應當自下列基本信息形成之日起30日內,在統一信息平臺向社會公開:本組織的聯系人、聯系方式,以本組織名義開通的門戶網站、官方微博、官方微信或者移動客戶端等網絡平臺?!?/p>
信息公開渠道位列中,官方網站作為公益機構重要輸出渠道,在有關部門眼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更為值得關注的是,我國現行政策規定,獨立運營網站,需要在工業和信息化部進行ICP認證,非經營性互聯網信息服務備案(下稱ICP備案),也就意味著一個正常運維的公益機構官方網站,需要在政府部門提交相關信息,才能透過網絡展現在公眾面前。
政府部門主導的ICP備案,收集了網站運營主體的各類信息,并且需要運營者實名認證,相較于各互聯網平臺對于公益機構的入駐信息要求,更具有權威性。
公益行業較為認可的中基透明指數(下稱FTI)的信息采集來源也是基金會《2021年年度工作檢查報告》、基金會官網及慈善中國?;饡俜骄W站的建設情況是FTI的重要評價依據之一。
不僅如此,“其實現在很多網站在技術上已經實現了迭代,已經有了移動端網頁界面,一些公募基金會的網站做了不同設備的自適應頁面”。在周如南看來,這樣的網站在功能上并不亞于機構專屬APP。
這個功能的轉變,其實也就是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整體功能得到了一種延展,并沒有導致它完全等于是沒有存在的必要。因此,周如南認為公益機構官方網站的“增值表現有待繼續觀察”。
迭代并非替代
“其實媒介的變化,并不是完全的替代,而是不斷的迭代?!敝苋缒险J為雖然短視頻是為當下風口,但事實上微信作為社交聚合流量平臺,其功能仍然不容忽視。像WEB1.0時代孕育而生的官方網站,功能仍然是非常重要的?!八运孟袷潜坏?,但其實一直未被替代?!?/p>
“它具有獨特性”。相較于微信公眾賬號、小程序等,同樣可以有二級、三級目錄的產品,官方網站更加豐富,也更為多元。
呈現權、主動權成為周如南評價官方網站多元性的重要依據?!翱赡苣承﹥热莶磺‘?,甚至你不知道它不恰當的時候,它所謂的呈現權,會被平臺的規則和算法影響”。
官方網站具有的是主動權,控制權會在機構的手里,機構會將其理解為是一種主場優勢。而嵌入式的,無論是微信小程序還是公眾號,事實上都是一種客場作戰的思維?!八詾榱苏莆罩鲃有院涂煽匦?,即使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網站的功能仍然不容忽視?!?/p>
周如南認為的迭代并不局限于此,適老化與國際化也成為了他評價公益機構官方網站迭代的影響因素。
科技向善是周如南比較認可的發展方向,而適老化就是科技向善需要解決的重要議題之一。
CNNIC公布的《第50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披露,“截至2022年6月,50歲及以上網民群體占比為25.8%?!?/p>
公益行業關注的重要領域,包括但不限于大病救助等資助,面對的部分群體,就是老年人,申請相關資助成為他們生活中的一部分,而網站則是他們重要的信息來源之一。
“不成為難民,而成為移民,就意味著需要網頁的自適應,在多平臺、多端口之間的自適應應該是更加智能化、人性化?!敝苋缒蠈鏅C構提出了專門的建議,“我認為就是一個細節,面對中國的老年人閱讀帶來的一些科技向善的變化?!?/p>
所謂老年版,字體會自動地放得更大,不需要自己去設置,周如南認為不能僅僅局限于此,
“網站的內容還是非常復雜的話,會讓人看得如墜入云里霧里”。在他看來,老年版本身就應該更加清晰、簡潔明了,沒有那么多眼花繚亂的功能,或者一些復雜的跳動信息,更為適合老年人的視覺與閱讀習慣。
在周如南的觀察中,很多企業推出的微信網站和互聯網的產品,已經出現了老年版。他認為公益組織本身是以社會公共價值和公益為導向,更加應該注意到這樣的一些細節。
另一個重要的方面則是隨著中國經濟的崛起,中國公益機構開始走向世界,一些機構的公益項目已經在國際社會發揮重要作用。2023年2月,土耳其、敘利亞發生地震后,多家公益機構提供物資或派員參與救災及災后重建工作,部分公益機構開始認識到對外輸出渠道的重要性,而官方網站建設卻沒能跟上。
中國的社會組織需要走出去,而走出去的第一步當然就是表達形式的國際化?!爱斎贿@個也因人而異,一些中小型的社會組織可能還沒有達到要走出去的水平和要求。但是在頭部的公益組織,這種國際化應該責無旁貸,甚至是迫在眉睫?!敝苋缒蠈τ谝呀涀叱鋈サ墓鏅C構官方網站建設提出了更多的期待,也相信在不斷迭代的過程中,官方網站有了更多的可能性。
借船出海與造船出海
在談到有沒有優秀案例可以向公益行業伙伴推薦的時候,壹基金的官方網站給周如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主視覺簡潔、整體色調協調,給人一種專業的印象。
“一級界面、二級頁面、三級頁面的整體數量把控,以及相互之間的邏輯,很清晰?!?在周如南看來,作為用戶主動獲取信息的工具,網站的搜索框位置設定都至關重要。因為除了其傳播作用之外,“在網站上,人們可以了解到整個機構的來龍去脈,包括它的成立、公開信息等,是獲取關于該機構重要信息的平臺和渠道?!?/p>
而隨著技術的發展,官方網站的作用也并不限于傳播。作為公益機構獨立的募捐平臺,也在發揮著重要作用。
2016年通過并開始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慈善法》第二十三條規定,“慈善組織通過互聯網開展公開募捐的,應當在國務院民政部門統一或者指定的慈善信息平臺發布募捐信息,并可以同時在其網站發布募捐信息?!?/p>
也就意味著如果有效導入互聯網流量,官方網站可以在公益機構籌款方面有更大作為。這一點也在南方周末公益研究中心在過往調查中得到印證,在抖音平臺未成為第三批互聯網公募信息發布平臺之前,部分具有公募資格的公益機構,便已經開始利用平臺的流量,引導至自家機構的官方網站,進行公眾籌款。
“它本身形成了一個信息披露、品牌項目展示,以及資源導入的閉環邏輯?!敝苋缒险J為,公益項目從主流互聯網平臺獲取流量,再通過官方網站進行籌款轉化的過程,其實可以理解為,“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平臺多樣化戰略”。
對此,南方周末公益研究中心對部分公益機構官方網站進行了測試,一些機構的官方網站從獲取公開信息,到確認捐款,最快僅需一分鐘便可完成,便利程度不亞于目前國內用戶量較大的互聯網公募信息發布平臺。
周如南認為,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公益機構的品牌傳播及籌款策略主要有兩方面構成,“一個叫作借船出海,一個叫作造船出?!?。借助所謂的大平臺,無論是抖音、騰訊,其實都是一種借船出海策略。
借船出海優勢在于,可以借助平臺的巨大流量,帶來流量紅利。但問題也非常明顯,“紅利它并不是均等的,是分散在每一個以它為端口的組織身上,位置是稀缺的”。周如南坦言,如果沒有獲得稀缺資源,所謂的借船出海實際上很多時候仍然是要靠二次傳播。比如基于社群、基于朋友圈,或者是微信群,進行二次乃至N次傳播,才能達到預期的傳播效果。
“所以借船出海,它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風口?!闭且驗檫@種不均衡,讓一些公益機構開始尋找多元化發展的方式方法,“不能只是借船,在互聯網、移動互聯網時代迭代官方網站,”公益機構賦予自己更多的可能性。
在未來,周如南更希望官方網站及各類信息傳播渠道,“實現互通互聯”,網站雖然是WEB1.0的產品,但公益機構不能保持1.0的思維,在網站這種平臺和載體上加入更多、更加豐富的內容元素、互動元素,實現數據打通與平臺打通。
網絡編輯:鳴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