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振寧“歌德”論的誤區
“只揀好枝啼”,用不著費什么心思,更沒有什么危險,順嘴唱唱太平調,舒筋活血,快哉樂哉,誰不會做,誰不想為呀?
■公民巡視
從美國歸來的楊振寧教授近日接受新加坡《聯合早報》記者采訪時說:“很多人在網上抨擊我,說我只會‘歌功頌德’?!韫灥隆月爜硎且粋€貶義詞,是因為很多人這樣做,是為了提高自己在當局的地位。我覺得我沒有必要再提高我的地位,我的地位已經夠高了?!笨磥項罱淌谡J為,企圖提高地位的歌德者是該“貶”的,而地位“夠高”的歌德者是圣潔坦蕩的。此說姑且存疑吧。楊教授又說:“很多人攻擊中國,說得很有道理,很多建議,也是好的。既然講這些話的人已經多極了,用不著再增加我了?!边@就陷入了一個誤區。先看所謂“攻擊”,這是指“惡意指摘”,不管對誰,都是不足取的。既然是“惡意”,則不惜歪曲造謠污蔑,怎么會“很有道理”呢?楊教授話說得不合邏輯,原諒他吧;重要的是,他是斷斷不會加入“攻擊”者行列的,可敬。再看“建議”,既然是“好的”,則多多益善,熱愛中國的楊教授,應該參與其中才對呀!楊教授說,提建議者已經“多極了”?!皹O”者,到頂也,難道中國的改革和建設,真容不下高智商的楊教授再提一星半點建議嗎?其實據我所知,楊教授還是提了很多建議的,有關方面也非常重視他的建議,但是為了強調自己“歌功頌德”的必要性和正當性,他連這一點也斷然否認了。
依我看,不但卑下的歌德者越少越好,高貴的歌德者也沒有必要太多?!按荷珴M園花勝錦,黃鸝只揀好枝啼”,花已經很好了,黃鸝不啼,花園里也是“勝錦”的。這才用不著“增加”一只黃鸝來湊熱鬧呢!因為,喜鵲、麻雀、叫天子……都可以爭著搶著“啼”呢。它們也不見得企盼“提高自己在當局的地位”吧。關鍵是,“只揀好枝啼”,用不著費什么心思,更沒有什么危險,順嘴唱唱太平調,舒筋活血,快哉樂哉,誰不會做,誰不想為呀?可提建議就不然了。建議是對不足而言,本身即隱含批評。欲提建議和批評,不但要有提出的勇氣,還須有發現的眼光,更要有一顆赤子之心,所謂有膽有識有愛即是。盡管人們把虛心“納諫”、“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等大話說得頭頭是道,終究不是所有人真心喜歡領受批評建議——你比我還高明?你居心何在?你只見樹木不見森林!你污蔑大好形勢!歷數古往今來提批評建議的良臣和智者,有幾個有好下場?可他們才是中國的脊梁!
(作者為法制日報高級編輯,雜文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