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為了放輕松,防這防那心太累:當成全這一初心丨快評
出門旅游,騁目于山水之間,本來就是為了放輕松、求“無我”,卻為了應對各種套路與騙局高筑心防,成與不成都已然破壞心情。這絕不是應有的旅游環境
(本文首發于2023年3月2日《南方周末》)
責任編輯:辛省志
對景點、對旅游城市來說,口碑相當重要。圖為廈門市一座跨海大橋。
過去三年,大家普遍覺得旅游業茍延殘喘、不絕如縷,跡近消失了。然而在新冠“乙類乙管”后,旅游業復蘇之快之猛超乎想象。人們通過旅游寄情于詩與遠方,詮釋對自由及對世界的愛,不僅各大旅游景點恢復了新冠前熙熙攘攘的局面,乃至各種宰客的套路,如天價菜、低價游+強迫購物等,又強勢回歸了。當然,宰客的前提是有客可宰。
游客去餐館吃飯,產生天價菜爭議、又見諸輿論的,以沿海城市為多,一般涉及本身就是“海鮮價”的海鮮。店家的套路是按重量計價,在分量與單價上做文章,看到海鮮論一百克賣、論兩賣就得留心了,店家往往用易讓人忽略的小字標注,以騙你上鉤。在旅游城市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