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春梅:從國際風云到生化環材
很多人問我,你是怎么規劃的?你做總經理是不是規劃的?我真沒規劃。連對我兒子的教育,也是從興趣出發。
責任編輯:黃金萍
一位90年代的英國文學女碩士,一家172年歷史的材料科學公司,當這兩者組合在一起的時候,對他們的產品更合理的想象是古典花瓶或者玻璃彩繪。
林春梅,一位親歷了中美國際風云事件,又見證了中國液晶顯示產業興起的職業經理人;康寧公司,一家為愛迪生制作過燈泡,為喬布斯制作過手機屏幕的公司。當這兩者組合在一起的時候,一家產品遍及“生化環材”的公司正在中國成長。
“你不適合在家”
南方周末:你曾經在美國駐華大使館工作,那時候主要做些什么?
林春梅:1997年到2002年,我在美國駐華大使館文化與新聞處工作,協助駐華大使館新聞發言人。我的專業是英國文學,我很喜歡文化交流,尤其發生在東西兩個大國之間的文化交流,這是一份讓人著迷的工作。
我會組織調研、座談,幫助美國了解中國。當然,也會通過新聞媒體向中國公眾傳遞美國的對華政策。
南方周末:那五年里,中美關系并不平靜,1999年5月,中國駐南斯拉夫聯盟大使館被轟炸,2001年4月,中美南海撞機,中國人民群情激憤。
林春梅:當時美國駐華大使館門前人們日夜游行,大使都在使館里出不去?!豆饷魅請蟆返纳塾浾咴谀纤估驙奚?,我幾次登門拜訪報社,都不順利。好在最終雙方還是坐下來進行了溝通。
這期間中美之間也不是沒有好事發生,1999年11月中美兩國簽署關于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的雙邊市場準入協議。
南方周末:加入世貿確實讓中國經濟開始騰飛。這段大使館的經歷對你意味著什么?
林春梅:經歷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孫顯安 校對:胡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