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得手都要廢掉了”:罰抄是情緒輸出還是懲前毖后?
我們或許可以讓學生自己動動腦筋想想辦法,可以怎么補救,下次如何避免類似情況的發生。一般來說,學生自己想的辦法是由內心生長出來的,他會心甘情愿努力去完成,比外部強加給他的有效得多。
責任編輯:溫翠玲
前不久,一個五年級的學生對我說,她最近被老師好好懲罰了一下。
我問她老師因何事懲罰她,是怎樣懲罰的。她說,她和班里的幾個同學忘帶了一份通知的回執,班主任罰他們每人抄5遍回執。我道,罰抄5遍也不多,誰叫你們忘記的,罰抄讓你們長長記性。
誰曾想小女生一臉“你不了解就不要亂下結論”的神色:“這個回執很長的,要400多字!我拼著老命抄,下課抄,中午抄,把字都寫到飛起來,但是在晚托班之前還是沒有抄完。我本來想在其他課上抄的,但有人在英語課上抄的時候被老師抓住了,所以,我只能在不上課的時候抄,抄得手都要廢掉了?!?/p>
聽她這么一講,我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