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利斯坦”運動,印度政府心中的“刺”
“在少數族群、宗教、人權等問題上,印度常常受到西方媒體乃至政客的抨擊,這給了卡里斯坦運動組織者活動空間。而在印度與美西方國家密切聯系之際,這些組織趁機鬧事,更能制造國際聲勢?!?br />
“印度政府希望把印度教作為國家統一的文化符號,這讓作為少數族裔的錫克教眾擔心自身空間受擠壓。相較于經濟損失,這種身份和文化焦慮可能是錫克教群體更擔心的?!?/blockquote>責任編輯:姚憶江
當地時間2022年12月20日,印度旁遮普邦阿姆利則,在寒冷多霧的早晨,一名錫克教志愿者在金廟站崗。
當地時間2023年2月23日,一群武裝人員闖進印度旁遮普邦一個警察局,要求警方釋放一名被關押的同伙。據《印度教徒報》報道,沖突造成6名警察受傷。
“這是邦內治安機制的崩潰?!迸哉谄瞻罘磳h領袖巴杰瓦(Partap Singh Bajwa)指責。
阿姆里帕爾·辛格是這場沖突的發起者,他自稱是錫克教“傳教士”,在多個場合呼吁旁遮普邦自治,建立錫克族國家“卡利斯坦”。當前,他因涉嫌綁架、盜竊、故意傷害等罪名而被警方登記在冊。
卡利斯坦運動在印度由來已久。莫臥兒王朝時期,部分激進的錫克教徒就開始發展軍事武裝,與印度中央對抗“爭取獨立”。就在一個月前,數千名印度錫克教徒在澳大利亞墨爾本要求“公投建國”,繼而引發與澳大利亞親印度群體大打出手。
一個月內兩場沖突,一內一外遙相呼應,喚起了不少印度人對卡利斯坦運動的恐慌記憶?!昂脩鸬腻a克教徒正在回到印度旁遮普邦嗎?”《外交官》雜志也如是擔憂。
海外“公投建國”
一個月前,發生在澳大利亞墨爾本市聯邦廣場的沖突,引發各方關注。通過旗幟的顏色可以清楚地識別沖突者們的立場——代表卡利斯坦運動的黃色旗幟,和代表印度的“三色旗”國旗。雙方把旗桿和拳頭作為“武器”,相互攻擊。
攝于現場的多段視頻顯示,一名卡利斯坦運動支持者向親印度的支持者發起攻擊,并高呼“印度去死”;當一群抗議者從聯邦廣場涌向弗林德斯街車站時,一名男子被電線絆倒,并遭遇揮舞卡利斯坦旗幟人群的襲擊。
澳大利亞多家媒體報道,當地警方為了結束這場沖突,“不得已使用胡椒噴霧”才將處于混戰的人員隔離和分散開。
卡利斯坦運動也被稱為錫克教分離主義運動,其目的是在當前印度旁遮普地區建立一個名為“卡利斯坦”的錫克教主權國家。墨爾本沖突視頻中,卡利斯坦運動的支持者們格外引人注目。
他們手中都高舉著標志性的黃色旗幟,上寫著“卡利斯坦”(KHALISTAN)幾個大字。男性支持者們身材魁梧,大都頂著層層包裹的頭巾、蓄長須——這正是印度男性錫克教徒的標志性裝束。據澳媒報道,這場鬧劇的導火索,正是在印度被禁止的“錫克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星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