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主抱團“保衛房價”,真能成功嗎?
像鶴崗這樣的小城市,我們只可能看到房價幾萬元一套這樣的新聞,而不會聽說那里的業主會抱團來“保衛房價”。實際上我們都知道,那里的房價無需保衛,也無法保衛。而類似的相反情況,北上廣深這些大城市,那些地鐵近、周邊配套完善的小區,也不會有“保衛房價”的問題。因為這些配套都已經體現在房價里了,它們就是這個小區房價的“護城河”。
責任編輯:陳斌
春節后樓市不斷迎來利好消息,多地放松限購政策,有的城市則下調首套房利率。雖然價格上的體現還不明顯,但一些城市在成交量上已經有了體現。而且3月7日下午,住建部部長倪虹在“部長通道”接受采訪時也表示,對房地產市場的企穩回升充滿信心,并強調要穩住房地產,大力支持剛性和改善性的住房需求,提振信心。
倪部長提到了房地產市場的“456”概括:“房地產的相關貸款占銀行信貸的40%,房地產的相關收入占地方綜合財力的50%,居民財富60%用在住房上?!钡拇_,房子對于一般普通人來說,從來都是“大件”商品,它不僅是用來住的,還有很強的金融屬性,是很多家庭的“財富存儲器”。所以,不管是自住還是投資,價格的漲跌起伏都會牽動很多人的心。
而隨著樓市的部分回暖,多地二手房業主開始抱團“保衛房價”。杭州一小區業主呼吁,“請不要再賤賣你的房子,建議在原來的基礎上向上調整1W+”。長沙一高檔小區業主也在群里發言,認為小區掛牌價太低了,便宜沒好貨,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