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通副總談電信重組

中國電信在北方沒有自己的本地網,中國網通在南方也沒有它的本地網,只好各自籌建,造成大量的重復建設,但據不完全統計,2004年中國網通和中國電信各項設備利用率僅達到50%-78%,各公司光纖的利用率只有30%左右。

“通過重組的方式形成3家實力相當的企業比較合理,三足鼎立才能形成充分有效的競爭,也避免了惡性競爭和重復建設。如果是兩家的話,則可能會出現雙寡頭壟斷的局面?!?/STRONG>

 

朱立軍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中國網通副總經理朱立軍向全國人大提交了《關于進一步深化電信體制改革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
    這位在電信行業工作了37年,現年54歲的全國十屆人大代表在《建議》中指出,在全球電信業百年未有的大變局下,傳統業務持續下滑使固網企業面臨較大經營風險,目前中國電信市場面臨嚴重的競爭格局失衡。同時,原中國電信“南北分拆”不平衡造成的影響也越來越明顯。
    由此,他建議加快實施電信行業重組,加快發放3G牌照,借此調整產業結構。同時,他在《建議》中呼吁國家政策盡快讓電信運營商實現全業務經營,形成行業的對等、有效競爭。
    2007年3月初,國資委發布《2006年規劃發展工作回顧及2007年重點工作思路》,明確指出今年將促進電信企業重組。消息一出,引出各方遐想,業界對于3G前夕的電信業大重組更是翹首以待。最新的重組版本也不斷被拋出。
    3月14日,在“兩會”代表所在駐地之一的萬壽莊賓館,朱立軍接受了本報記者的專訪。

南北分拆不利影響凸現
    記者您在《建議》中指出,原中國電信“南北拆分”不平衡造成的影響越來越明顯。請問表現在哪些方面?
    朱立軍:2002年“南北分拆”主要目的,是希望打破壟斷、引入競爭,形成兩家實力大致相當的固網公司,但實際拆分結果并不是這樣。中國網通的市場規模、收入規模遠遠不如中國電信,雙方很難形成有效的競爭。
    2002年南北分拆只是在長途骨干網上三七開,中國電信占70%,中國網通占30%。但是中國電信在北方沒有自己的本地網,中國網通在南方也沒有它的本地網。本地網這一塊只好是各自籌建,于是造成大量的重復建設,各企業的設備利用率普遍不高。
    突出表現在光纖上,一根光纖上就可以開上萬條電路,但是光纖的利用率都不是很高。據不完全統計,2004年中國網通和中國電信各項設備利用率僅達到50%-78%,各公司光纖的利用率只有30%左右。
    記者在這種情況下,中國網通是否采取有關措施,比如最近市場盛傳的,網通出于自保,在市場競爭方面跟電信簽署了合作或者?;饏f議?
    朱立軍:我們和中國電信簽有合作協議,但是我們是為了更有效地利用雙方在主導區域的資源。中國網通主導北方,中國電信主導南方,兩家主體運營商到非主體地方去拓展業務,如果雙方又各建一個網絡的話,將造成極大的浪費,我們雙方都不愿意那么做。適當控制雙方非主導區域的投資,積存實力,一旦政策開放,我們都實現全業務經營的話,有了一些新的業務增長點的時候,我們便有一定的實力去沖鋒陷陣。
    實際上兩家固網運營商從初步的競爭到現在的合作,我們雙方在市場競爭上都是比較冷靜的。特別是在雙方非主導的區域里面搞重復建設是沒有意義的,我們更愿意用一些先進的、新的技術來拓展未來的新業務增長點。

“六合三”模式效果最優
    記者您在《建議》中指出通過行業重組的方式來解決電信企業大量的重復建設,您認為該如何重組呢?
    朱立軍:重組和3G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國家會考慮借發放3G牌照之機考慮重組的問題,同時會考慮如何在重組的基礎上發3G牌照。
    電信通信業最大的特點在于它是一個完整的網絡,以覆蓋到每一個角落,如果這個網絡不完整,盡管有互聯互通的政策,仍舊達不到理想狀況。中國電信業現有運營商數量太多,如果要做大做強,就必須進行重組。
    現有6家運營商,實力參差不齊。中國移動實力最強,中國聯通雖然也經營移動業務,但是兩張網C網和G網都要投入和發展,經營相對比較難。中國電信、中國網通、鐵通、衛通則都沒有移動業務。
    國家不可能6家運行商都發3G牌照,這樣會造成大幅度的重復建設。建一個全國的3G網絡,我們估算需要2000多億元人民幣,家家都去建的話,不合適。
    我認為在發3G牌照之前,應當對產業結構做一些調整,然后通過產業升級的方式,做合理的重組。我的看法跟國資委的意見一致。國資委目前監管100多家企業,計劃到2010年經過重組之后達到80到100家。電信業是一個大行業,必然也在重組之列。

   我認為通過重組的方式形成3家實力相當的企業比較合理,三足鼎立才能形成充分有效的競爭,也避免了惡性競爭和重復建設。如果是兩家的話,則可能會出現雙寡頭壟斷的局面。
    記者目前各大電信運營商為重組和3G做了哪些準備?
    朱立軍:目前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國產3G標準TD-SCDMA正在進行規模實驗,已經擴大到10個城市。四大運營商都參與了這次的規模試驗,其中中國移動試驗的城市比較多。如果10個城市的實驗都非常理想的話,那么TD-SCDMA技術標準肯定也要投放到市場上商用。從我們目前的實驗情況來看,TD-SCDMA實驗的結果沒有顛覆性的問題,說明它是可以用的。
    另外,四大運營商都已經做了3G網絡的整體規劃,在哪個地方建站,在哪個地方建傳輸,哪個地方建機房都已經規劃完畢。政策一旦宣布3G之前不重組,給4家運營商都發放3G牌照的話,那么我們就會馬上按照國家的規定和要求建3G網絡。
    第二個是我們都進行了人員的培訓,肯定是有足夠的人才儲備為3G市場提供服務。另外基礎網絡傳輸方面也做了培訓,完全可以做到在奧運會上提供3G服務。
    我們期盼國家能在2007年發放3G牌照。
    記者最近中國聯通的C網和G網分開經營。有消息證實,中國聯通準備將一部分C網賣給中國電信運營,雙方正在進行價格談判。請問中國網通是否有參與經營中國聯通C網或者G網的計劃?
    朱立軍:我沒有聽說過中國聯通把C網賣給中國電信的事情,國家現在還沒有這方面的政策。中國聯通內部兩張網分開經營,對它自己有好處。作為局外人,我們沒有更多的說法。
固網運營商期盼全業務經營
    記者您在《建議》中提到,目前中國電信市場面臨嚴重的競爭格局失衡問題。請問這種失衡對行業的發展造成了哪些負面的影響?
    朱立軍:目前電信行業的發展趨勢,一個是語音向移動轉化,移動電話分流了固定電話的話務量,固定電話出現下滑的趨勢,加上移動電話資費越來越低,固網的發展更加困難。
    其次,在寬帶的接入和互聯網業務上可以說固話運營商有優勢,“最后一公里”的接入都在固網運營商。但是這一塊也很難在目前取得進展,因為缺乏內容經營的政策許可,例如一些視頻業務、網絡電話、IP電話等這些業務均受政策制約。雖然從趨勢上看可能對固網運營商的發展帶來好處,但是目前還不能做。
    固網運營商只希望充分地利用好資源,盡快拿到移動牌照,參與全業務經營。往前看,固網的業務范疇不僅僅是傳遞語音信號,而是提供一種綜合的信息服務,這是全世界電信業的發展趨勢。
    記者全業務經營對于電信運營商意味著什么?
    朱立軍:如果中國電信業的競爭逐步達到均衡,中國電信、中國網通實現全業務經營,大家實力是對等的,就可以互相租用對方的網絡資源。但是現在大家實力不均衡,所以就資源浪費,重復建設,而且對固網運營商發展極其不利。
    1990年代初期我第一次到美國的時候,看到當地的電力電線上架著通信光纜。當時我就很驚訝地問:美國人怎么能用同一個桿子傳輸強電和弱電呢?按照國內的游戲規則,強電就是強電,弱電就是弱電,都是分開走的。
    美國人的這種傳輸方式給我一個很大的啟示,電信行業內可以資源共享,只要不影響安全,大家完全應當共享一個網絡?;貒院?,我在一個地市當電信局長,便通過當地各方協調,利用鐵路的干路架了電信的光纜,解決了很多鄉鎮光纖通訊的問題。如果沒有美國之行,我也不會想起這種合作。中國電信業也應該到了這種通過合作共同發展的時代。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