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健三郎:燃燒的綠樹

大江健三郎要突破西方世界對于日本空靈、輕盈的美學想象,他所表達的“曖昧的日本”,是一個被撕裂的日本:這里有沉重的歷史,曾經充滿暴力、血腥和非正義。文學創作之外,他也在社會活動中關心人類的命運。日本政治思想家丸山真男認為,大江健三郎是極少數從正面擁護日本戰后民主的人之一

(本文首發于南方人物周刊)

責任編輯:周建平

(視覺中國/圖)

“對于真正偉大的作家而言,未完成的手稿中會有重大發現。但以我而論,即便是出版的作品,也都是未完成的?!?/p>

據日本NHK電視臺2023年3月13日報道,日本作家、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大江健三郎3月3日因衰老而去世,享年88歲。

1994年,大江健三郎因其作品“通過詩意的想象力,創造出一個把現實和神話緊密凝縮在一起的想象世界,描繪現代的蕓蕓眾生相,給人們帶來了沖擊”榮膺諾貝爾文學獎,成為繼川端康成之后第二位獲此殊榮的日本作家。

寫作之初,大江健三郎就立志“創造出和已有日本小說一般文體不同的東西”。他在文學創作中進行大量探索,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獲得諾獎之后,這位文壇常青樹并沒有沐浴在榮光中安享晚年,他依然筆耕不輟,燃燒著創作激情,連續推出多部關注世界焦點、思考人類命運、拷問自我靈魂的皇皇巨著。

作為戰后日本文學最具代表性的作家之一,大江健三郎還積極參與各項反對戰爭、主張和平的社會活動。這是一位極富斗志的作家,而賦予這特殊意志之力量的人,則是他的殘疾長子——大江光。在日本交響樂團紀念莫扎特誕生250周年的“安魂曲”演奏會上,大江健三郎曾應邀贈詩一首:“我無法從頭再活一遍,可是我們卻能夠從頭再活一遍?!?/p>

在晚期的長篇小說《優美的安娜貝爾·李寒徹顫栗早逝去》序章中,大江健三郎曾寫下“老人”和他的智障兒“光”的對話。

“距離一百歲還有一段時間。小說也是這樣,較之于主題,只要找到新的形式就打算寫?!?/span>

“也有可能直到最后也發現不了嗎?”

“那是可能的吧?!?/span>

“即便這樣,你說還是要作為小說家生活下去……”

“打算就那樣結束自己的生涯?!?/span>

“古義人”

“我的作品,無論是小說還是隨筆,都反映了一個在日本的邊緣地區、森林深處出生、長大的孩子所經驗的邊緣地區的社會狀況和文化?!?/p>

在《無聲的吶喊》中,大江健三郎曾提及他的家鄉四國島。1935年1月31日,他誕生于四國島愛媛縣喜多郡大瀨村(今內子町)一個頗有家學淵源的家庭。大江健三郎的曾外祖父深受儒學影響,尤其是孟子有關民本思想的傳承。當他還是襁褓中的嬰兒時,飽讀詩書的曾外祖父就為他取了個頗具深意的乳名:“古義人”。

“古義”緣起于日本江戶時期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校對:趙立宇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