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伊朗復交:一對宿敵的和解與中東變局的新風向
責任編輯:李屾淼
2023年3月1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辦主任王毅在北京主持沙特和伊朗對話閉幕式。沙特國務大臣兼國家安全顧問艾班、伊朗最高國家安全委員會秘書沙姆哈尼出席
2023年3月10日,中國、沙特阿拉伯、伊朗在北京發表三方聯合聲明,正式宣布沙伊雙方同意恢復外交關系,在至多兩個月內重開雙方使館和代表機構;強調三方將共同努力,維護國際關系基本準則,促進國際和地區的和平與安全。
沙特和伊朗于2016年1月斷交。如今,兩國的復交,背后是美國戰略重心轉移之后中東的權力之爭,也是中國凸顯其在該地區影響力的一個標志性事件。
沙特伊朗恩怨史
沙特和伊朗都是中東的大國,沙特人口3200萬,伊朗8100萬,兩國也都是重要的石油輸出國。更重要的是,它們是中東教派之爭的兩個領頭國家:沙特主流信仰為伊斯蘭教遜尼派的瓦哈比派,伊朗則是什葉派的支派十二伊瑪目派。
沙特于1932年建國,它的創立者伊本·沙特1926年曾宣布建立“內志與漢志王國”,在那個階段,沙特政權就已經和伊朗建交了。沙特正式建國之后,由于伊斯蘭教的圣地麥加和麥地那就在其境內,沙特自然就成了圣地的守護者和遜尼派的領導國家。1943年12月11日,沙特處死了一名前來朝覲的伊朗人,理由是他向克爾白天房(麥加禁寺中央)潑灑臟物。伊朗則強調這名年輕人當時是在酷熱環境下引發了嘔吐,情有可原,并非故意。
年輕人被處死之后的1944年3月,伊朗宣布與沙特斷交,并禁止伊朗人再去沙特朝覲。
1945年2月14日,美國總統羅斯福與沙特國王伊本·沙特在紅海的軍艦上會晤,確立了兩國的盟友關系。其后,巴列維執政的伊朗也成了美國的盟友。在這一階段,伊朗和沙特的關系得以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