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光:房地產良性復蘇迫在眉睫,可降存量房貸利率丨首席訪談②

迄今為止,最壞的情況還沒過去,全球不能適應的經濟體和機構肯定承受不住。但中國經濟處于從底部加速擴張的周期,盡管仍需要解決好自身的結構性挑戰。

改善社會預期,提振社會信心,應該從改善房地產市場參與各方的信心和預期入手,直面關鍵問題,采取實質性措施,重新啟動房地產良性循環。

降低存量房貸利率對促消費一定是好事,可以迅速把居民從存量房按揭利息的焦慮中解放出來,有利于提高在其它方面的消費能力和消費意愿。

責任編輯:謝艷霞

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理事李宗光。受訪者供圖。

李宗光現為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理事。

他曾于2007年至2015年供職于國家外匯管理局中央外匯業務中心,任宏觀經濟分析師和經濟學家,相繼負責美國、歐元區和英日等國家宏觀經濟、政策和大類資產研究。2015年至2017年,他加盟中國最大的券商——中信證券,任中信資管條線首席宏觀策略分析師。

他經歷多輪經濟周期,對次貸危機和歐債危機等有較深入研究。在日前舉辦的“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暨第二屆大灣區(黃埔)經濟峰會”上,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員就歐美個別金融機構危機引發的金融動蕩等話題對他進行了訪談。

李宗光認為,過去一年,美聯儲加息的激進程度和速度歷史罕見,直接終結了全球的低利率時代。迄今為止,最壞的情況還沒過去,海外體質較弱的經濟體和機構承受不住。但中國經濟處于從底部向上加速擴張的周期階段,完全能夠應對外部沖擊。

國內和國外周期不同

南方周末:我們觀察到一些現象,似乎喜憂參半。一方面,中國各地都在推動高質量發展,加大投資和招商引資力度。另一方面,硅谷銀行和瑞信銀行等數家歐美銀行危機事件引發全球金融市場動蕩。有不少人擔心會重演雷曼時刻,重創全球經濟。更有不少人預判2023年也許是未來10年中最好的一年。你怎么看?

李宗光:國內和國外周期位置不同。對于美國和西方而言,當前正處于從過熱和擴張滑向衰退階段。美聯儲加息狂飆下,全球經濟仿佛從零上38度的夏天一夜降到零下20度的冬天。這是一個環境急劇變化的時期。硅谷銀行等一批體質較弱的“風險點”終于沒有熬住而爆發,這個并不奇怪。

盡管美聯儲和FDIC等聯合聲明,對儲戶存款進行全覆蓋式保護,但從銀行危機爆發規律看,恐慌不會就此止住。不受保護的股票投資者和債券投資者仍會拋售銀行股和MBS等,風險偏好仍會進一步下降。

在美國通脹居高不下情況下,美聯儲降息空間被鎖死,行動能力受限,美國股市可能面臨進一步沖擊。但說2008年金融危機重演,則有點擔心過度了。過去十年持續不斷壓力測試之后,美國大銀行財務狀況健康,家庭、企業和政府杠桿水平不高,應該能夠應對這次沖擊。

國內的話,目前正處于疫情結束后的經濟正?;M程中。消費和投資正在回暖,經濟處于持續復蘇中。開年至今,各地在開足馬力拼經濟,線下消費迅速恢復,一片生機。同時,我們金融體系較為健康,風險提前出清,即便美國爆發一定金融危機,對我們的沖擊也有限。

當然,我們自身也面臨一定結構性的問題和挑戰,比如如何扭轉總人口和生育率下滑,如何激活房地產市場并解決過度依賴土地財政問題,以及如何迅速改善社會預期提升社會信心,特別是民營企業和外資信心等。這些問題解決好了,中國的增長潛力將會被挖掘,在未來十年完全可以做到“風景這邊獨好”。

促進房地產良性復蘇

南方周末:你剛才提到房地產問題。我們觀察到,2023年以來一線城市部分區域的樓盤成交回暖,價格企穩,似乎有了復蘇的跡象。但整體來看,房地產市場的復蘇仍然沒有變成一種現象。你怎么看當前這種情況?

李宗光:與2021年以來房地產市場幾乎冰凍的狀態相比,目前房地產投資增速首次出現回升,開發商信心出現企穩回升的初步跡象。下一步,如何迅速激活房地產市場,這是一個迫在眉睫的問題。

南方周末:為什么“迫在眉睫”?

李宗光:過去兩年來,房地產行業處于“冰凍狀態”。但2022年下半年以來,房地產相關政策開始轉向。房地產依然是“支柱”行業,必須確保房地產市場平穩發展。一系列刺激政策之下,2023年前2個月,房地產投資降幅較2022年12月大幅收窄4.3個百分點。但5.7%的負增長同樣提示,房地產正?;酱貑?。

南方周末:如何才能促進房地產行業良性復蘇?

李宗光:2022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綱舉目張做好工作,“要從改善社會心理預期、提振發展信心入手”,無疑看到了問題的“病根”。改善社會預期,提振社會信心,應該從改善房地產市場參與各方的信心和預期入手,直面關鍵問題,采取實質性措施,重新啟動房地產良性循環。

一是建議中央層面以更正式的文件確立房地產“支柱行業”定位。

二是支持依法大力開發房地產。中國百強地產企業中,75%是民營企業。如果民營開發商不進場,沒有信心,房地產市場是沒有辦法激活的。建議更加堅決貫徹“兩個毫不動搖”要求,邀請民營開發商座談,鼓勵其為房地產健康發展貢獻力量。

三是積極處理新房爛尾問題,實質性提升購房者信心。新房爛尾的根源在于民營開發商的資金危機,建議實質性改善民營開發商的融資環境。

四是盡快明確房地產新模式的關鍵內容,消除不確定性,穩定長期預期。

復蘇仍需努力

南方周末:中國超大規模市場中,還有汽車、家電等等各種產業。從消費結構改善的角度看,似乎更應該鼓勵的是這些領域的消費復蘇?

李宗光:促消費首先還是房地產。要先把房地產激活,家電消費自然也會跟著復蘇。

從2023年前2個月的消費數據看,社會零售銷售總額同比增長3.5%,同比增速擴大,表明節后經濟加速正?;?。其中餐飲收入修復幅度最大,同比增長9%,較前值增長17.3個百分點;服裝鞋帽、化妝品類、日用品類等必選消費品同比分別增長3.8%、5.4%與3.9%,增幅分別較前值擴大23.1、17.9與個13.1個百分點,但與歷史同期平均6.3%、10.1%與11.8%的增速相比依然有距離,復蘇仍需努力。

汽車品類同比下滑9.4%,增幅較上月下滑14個百分點。主要原因是受2022年年底汽車購置稅補貼等政策到期影響,居民消費前置,銷量被提前透支;同時,開年以來特斯拉率先開啟降價潮,消費者有所觀望??傮w來看,在2022年高達90%的新增銷售情況下,2023年的汽車消費很難再有驚喜,但是政府仍然可以有一些促消費措施,包括提供消費補貼,加大充電樁尤其是老舊小區充電樁安裝,通過增加便民措施來提振居民消費信心。

總體來看,當前的消費復蘇整體表現相對平穩,這與疫情沖擊剛剛過去,疫情后居民、企業心理上、財務上仍有一定的猶豫有關,需要時間來逐步治愈。對此,我們應當放平心態,積極面對,繼續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推動經濟持續復蘇。

可降存量房貸利率

南方周末:消費復蘇相對應的兩個現象比較值得關注:提前還貸和居民存款規模創新高。你怎么看這兩個現象背后的居民降杠桿趨勢?

李宗光:這背后反映的是居民對未來的預期和信心不足。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改善社會心理預期、提振發展信心,其中一條就是改善居民消費信心,首先就是要改善居民收入、就業預期。

只有把經濟增長搞好,蛋糕做大,大家有好的工作、好的收入前景,才能夠說把這種預防性儲蓄降低,這是根本措施。因此,一方面要把經濟增長搞好,另一方面提前還貸主要是還房地產按揭,這還是要回到盡快激活房地產市場上來,應該出臺有針對性的措施。

南方周末:有人提出應該把存量按揭貸款的利率盡快降下來,你同意嗎?

李宗光:當然同意。這對促消費一定是好事,可以迅速把居民從存量房按揭利息的焦慮中解放出來,有利于提高在其它方面的消費能力和消費意愿。

南方周末:金融機構內部也有討論過這個事情,但一方面如何調整有分歧,另一方面這會降低商業銀行的利差。

李宗光:商業銀行的短期利差當然會受影響,但從全國促消費工作大局看是有利的。對于商業銀行的損失,國家可以通過其它的制度性安排適當彌補。同時也應看到,金融脫媒本就是中國金融業發展的趨勢,減少對利差收入的依賴,可以讓商業銀行更加關心提高服務質量,增加非息收入。同時,減少提前還貸還能為銀行留住大量優質的按揭客戶,提高投資能力,進而推動居民杠桿企穩。

人民幣國際化應該穩打穩扎

南方周末:最后,我們想聊一下人民幣國際化。近年來,越來越多國家開始與中國直接進行本幣互換。你覺得人民幣國際化2023年還會有哪些發展空間?

李宗光:人民幣國際化應該扎扎實實推進,保持耐心和決心。目前人民幣在國際貿易和外匯儲備中的比例盡管有了較快增長,但占比仍然較低,不足2%??陀^地講,作為儲備貨幣,我們仍無法和美元、英鎊和日元競爭,應該靜下心來做好自身的改革和開放,加快培育人民幣外匯交易市場。

首先,近期俄烏沖突下,俄羅斯外匯儲備配置轉向人民幣。包括美國和西方對俄羅斯外匯儲備凍結和切斷SWIFT渠道等措施,超出了底線,一些國家開始對美元產生懷疑,分散化需求大幅上升。而人民幣則是他們對沖制裁風險的重要選擇,應該抓住契機擴大人民幣使用場景。

其次,推進人民幣國際化也需要充分發揮中國巨大貿易體量優勢,加大在貨物貿易中使用人民幣的比例。特別是在亞洲周邊國家推進人民幣結算比例,穩打穩扎,把中國的貿易影響力轉化為人民幣的影響力。

南方周末:美聯儲激進加息,而中國仍在推動降低融資成本。如果中美10期國債利差繼續擴大,人民幣匯率2023年將如何表現?

李宗光:2022年以來,因為美聯儲加息放緩,實際上人民幣升值了一波,從7.2升值到6.7,那么近期因為美聯儲又加息,而我們有一定的寬松預期,人民幣匯率又有所下降。但是總體看,只要中國經濟平穩持續復蘇,人民幣匯率就能保持穩定。事實上,過去3年,人民幣是僅次于美元的全球第二強貨幣。

近期隨著美聯儲加息,人民幣匯率出現了周期性的適度貶值。這對于外貿出口行業是好事,人民幣適當貶值有利于舒緩我們的壓力,有利于推進我們經濟的復蘇。而且,只要中國經濟繼續向好,人民幣匯率長期來看還是會升回來。

網絡編輯:明非 校對:星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