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歲男子為打工辦假證被抓:應尊重用工自由、保障勞動者權益丨快評
建筑工地是超齡老人工作的高危區域,由此引發的安全風險讓政府、企業、工人各方都心存顧慮。企業擔心高昂的事故賠償,政府擔憂老人安全,這讓各地的“清退令”顯得順理成章。不過,旨在解決安全問題的“清退令”又引發了新的問題:超齡老人仍然有就業需求,企業也有用工自由,一紙清退令無疑剝奪了勞資雙方的合約自由
(本文首發于2023年3月23日《南方周末》)
責任編輯:陳愷辰
近日,一則“64歲老人為打工謊報年齡辦假證被抓”的新聞登上熱搜。重慶人樊某某已經64歲,超過了工地的用工年齡限制。為了順利上工,他辦了一張58歲的假證。事發后,浦東派出所對其處以行政處罰并拘留一天?!稗k假證”系違法行為,理應受到處罰,但這則新聞也“擊中”了輿論場上的諸多痛點,值得深思。
樊某某的經歷并非孤例。在2022年4月寧波“62歲老人為找工作辦假證”的案件中,寧波江北區檢察院考慮到當事人姜某的犯罪動機,最終作出了不起訴處理。丈夫身患疾病、兒子癱瘓在家,姜某只能靠這點收入補貼家用,檢察院的決定合情合理。在2021年“63歲男子為打工辦假證減齡”的案件中,無錫市惠山區檢察院同樣也作出了不起訴決定。
類似案件在近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