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救護車、坐小飛機觀光: “低空經濟”起飛,還有多遠?

中國通航飛機稀少,低空經濟不發達,空域資源不足是重要原因。我國的航路以外空域不是由民航管理,千米以下低空留給通航的空域更是有限。每次飛行任務層層審批,程序繁瑣復雜

(本文首發于2023年3月23日《南方周末》)

責任編輯:陳斌

最近幾個月,隨著國內大量航班重啟,各地機場和航線恢復忙碌,關于飛機的話題多了起來。航空界有一個常見話題是,國內現在有多少民用飛機?答案是大約4000架,中國是僅次于美國的全球第二大民航大國。

不過,這只是公眾熟知的民航飛機,即大飛機。若把小飛機算進來,這個數字超過8000。小飛機用于觀光、勘測、培訓、救援、巡邏等——除了軍警用途,其他基本算在內。因為用途太廣泛了,一般稱為“通用航空”。熱氣球和動力傘,也被歸到“通航飛機”的范圍內。

2021年,中國的注冊通航飛機達到4164架,超過民用航班飛機。一般人對它仍很陌生,甚至從來沒見過。通航飛機最多9座,基本用于搶險救災,殺蟲滅火,或是景區項目,一般人接觸不到。出現最多的,恐怕是電影里的求婚拉橫幅——可是,現實生活中誰又真見過呢?

通航飛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