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瘤關愛月公益活動舉辦,專家呼吁重視“首次復發”規范治療
正值3月“國際骨髓瘤關愛月”,由北京康盟慈善基金會主辦,德琪醫藥支持的第二屆 “新希望·創琪跡”國際骨髓瘤關愛月疾病科普系列活動圓滿舉辦。今年,該系列活動重點聚焦“首次復發的多發性骨髓瘤患者”, 通過邀請血液領域權威專家科普多發性骨髓瘤首次復發后的診治和護理知識,以科普直播、病友故事、漫畫圖文等多種形式,樹立患者及家屬對骨髓瘤復發后規范診治手段的基本認識,幫助他們提升對治療和生活的信心,感受社會關愛與行業支持。
主辦方北京康盟慈善基金會理事長柳鶯介紹本次活動的意義道:“如何幫助患者加深對骨髓瘤復發后規范化治療的了解,把握關鍵治療時機,提高緩解率,改善患者預后,延長有質量的生存期,是我們當前面臨的挑戰。我們期待在多方資源的助力下,借助‘骨髓瘤關愛月’這一契機,切實提高全社會對骨髓瘤的科學認知,幫助骨髓瘤患者提升治療信心,并且在治療過程中少走彎路?!?/span>
把握首次復發的關鍵治療時間點
當下,隨著自體造血干細胞移植技術和新藥的發展,多發性骨髓瘤患者的總生存期已明顯延長,但仍是一種不可治愈的疾病,患者終將面臨復發。
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吳德沛教授指出:“首次復發是非常關鍵的治療時機,對于復發的多發性骨髓瘤患者,首要目標是通過早期治療讓患者實現更深層和更持久的緩解,盡可能地延長患者的無進展生存期。如果在首次復發時進行了良好的治療,達到深度緩解,或長期維持這樣的深度緩解,是最為理想的狀態。但如果首次緩解不理想,造成后續的再次復發,不僅治療難度隨之增加,能再度延長的無進展生存期越短,而且患者需要不斷地更換一些新型藥物來使用,越到后期可選擇性也會越少?!?/span>
創新藥涌現,為早期治療提供更多武器
吳德沛教授介紹道:“除了自體造血干細胞移植以外,首次復發的患者可以選擇的治療方式原則有三大類,第一種是免疫治療,比說CD38的單克隆抗體。第二種是要更換不同的藥物,可以采用和先前的治療方案中不一樣作用機制的藥物,也可以是更換同機制中更新一代的藥物,比如說新一代的蛋白酶體抑制劑,像卡非佐米,或者是免疫調節劑,像泊馬度胺。第三類是其他全新作用機制的藥物。這類新的作用機制的藥物主要是一些創新機制的藥物,比如說像核輸出蛋白抑制劑塞利尼索,烷化劑與靶向細胞內氨肽酶的多肽偶聯物等,這些都是。其中,塞利尼索是一個可以口服的藥物,比較方便,在我國也已經批準用于治療難治性多發性骨髓瘤?,F在也有臨床數據顯示,塞利尼索在首次復發的患者中也可以帶來比較好的療效和生存的獲益。我們臨床研究也發現,隨著治療線數的后移,真實世界研究提示,無進展生存和總生存時間都會縮短。在前線治療中,新藥可能會帶來更長的生存獲益?!?/span>
合并感染治療的新藥研究受到關注
吳德沛教授提醒道:“多發性骨髓瘤高發人群是老年人,各種身體功能和免疫功能都比較差。而且骨髓瘤本身是漿細胞的惡性腫瘤,患者常常是免疫功能低下的,因此很容易合并感染,尤其是病毒感染。所以在多發性骨髓瘤的治療中,對于感染要高度重視,尤其是對病毒感染的預防和治療。例如合并新冠感染的時候,常規治療有時會把化療的強度減弱,治療的周期拉長,以免兩種疾病合在一起有疊加作用,使得患者的重癥率增加、死亡率增加。研究顯示,骨髓瘤患者病毒感染的風險是普通人的10倍。來自EHA的一項全球多中心流調顯示,合并新冠肺炎的骨髓瘤患者死亡率高達33%,而來自西班牙、法國的研究提示骨髓瘤合并新冠肺炎的重癥率是非腫瘤患者的2倍?!?/span>
因此,在2020年新冠大流行伊始,德琪醫藥就已開始思考如何幫助骨髓瘤患者應對這一突發衛生事件。2021年,德琪醫藥和合作者發表塞利尼索對新冠病毒感染預防和治療積極作用的臨床前研究結果。近期,塞利尼索獲得國際骨髓瘤工作組推薦作為新冠的潛在治療選擇。
“很高興看到患者得益于我們的研究,作為醫藥企業,不斷創新是我們對企業社會責任的最核心的實踐?!钡络麽t藥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梅建明博士表示,“每年,德琪醫藥研發投入高達數億元人民幣,針對可能對骨髓瘤患者帶來影響的突發衛生事件——例如新冠肺炎,德琪醫藥也不遺余力投入科研力量,以期切實幫助患者重獲健康生活?!?/span>
談及企業社會責任,梅建明博士補充道,“秉持聚焦突破性療法以盡快改善患者生活質量這一使命,除了創新之外,我們還要從多維度努力,才能讓創新藥真正普惠大眾。一方面,德琪醫藥積極投身公益項目,支持打造‘骨髓瘤關愛月’疾病科普系列活動,通過與各方攜手加強醫學信息推廣的深度和廣度,幫助中國患者實現長期規范化治療。另一方面,從自身出發,德琪醫藥正在致力拓展本地生產,為中國患者搭建起高質高效的藥物供應渠道?!?/span>
據了解,目前,塞利尼索已成功納入全國33個城市的惠民保(包括特藥目錄和開放目錄),中國患者受惠于塞利尼索這一創新藥物的可及性進一步提高。
網絡編輯:kuangy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