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分子的源頭是“巫”,但不能神化這個群體
如索維爾所言,人對社會的了解是非常有限的,再厲害的知識分子亦然,對宇宙的了解就更有限了,即便科學昌明,科學理論之中仍然存在大量假設的成分,而且也還是在不斷修正。?
如果“知識分子”的理論體系沒太大問題,踐行起來就會比較順暢;如果有問題,那一定會在踐行中反映出來,這個時候,他若是反思,則會承認其理論體系有問題;若是視而不見,甚至“理論與事實不合時,就修改事實”,則會被大眾發現貓膩。
責任編輯:陳斌
托馬斯?索維爾的大作《知識分子與社會》對知識人啟發良多。他書中“知識分子”的概念其實與大眾心目中的有些不同,細究起來有點像古代的巫師或者神職人員。因而,對于知識分子的反思,可以從反思巫師的角度獲得若干新解。
索維爾論述的“知識分子”,是指那些“理念的處理者”,而不是所有的專業人士。比如醫生、工程師在大眾印象中肯定是知識分子,但因為其工作僅限于專業領域,不太涉及生產社會理念和對社會理念進行評判,所以不是索維爾論述的“知識分子”。
索維爾所指的是塑造社會理念的那些人。他認為,這些人一部分具有某一類專業知識,但喜歡在專業領域之外的社會理念方面發言;另一部分學的就是怎樣影響甚至操弄社會理念,除此之外就沒有其他方面的知識了。由于社會極其復雜,幾十億人每天會生產無數的新知識,要從總體上把握社會,前提是要掌握天量的社會知識,索維爾認為沒有人能辦到,所以上述這兩種人無論哪一種,在社會理念方面的發言都是不專業的。
而且,這些人還會自我圣化,其中許多會認為自己擁戴的理念正確之至,只要照做就能建成理想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