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李修文等知名作家共賞文學之美是種怎樣的體驗?
對于寫作,不同人都給出了自己不同的回答。對于李修文來說,是因為被一份自然的情感而驅動,比如在疫情封控期間,因小區樓下因死去的海棠樹,春天再也不會開花了,據此寫成了《擬葬花詞》;還有附近有人在呼喊:“媽媽!媽媽!”,觸發自己寫出《致母親》一文。
小說寫作的過程是艱難、不順暢的,寫作就好像是一個在不斷潛水、突破自我的過程,這是王威廉所給出的答案。馮娜則說,她的寫作,更多是以詩歌這一文體來進行理解。
寫作的理由和感受各不相同,但這是我們理解世界的一種窗口。我們每個人,都需要寫作,需要文學。
陰雨綿綿,還摻雜冰雹,又適逢廣州傍晚的下班高峰,似乎周遭的一切都讓通勤變得有些困難。
但志同道合者,仍舊風雨無阻,心懷滿腔熱忱,共赴一場愉悅的文學盛宴。
3月24日晚,由南周書院舉辦的“文學成長會”暨李修文線下讀者見面會在廣州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kuangyx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