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者或布道者——以于丹為例

在廣州簽售過程中,一撥一撥的媽媽帶著齊腰高的孩子買她的書,很多媽媽摸著孩子的頭說:“快說謝謝于老師?!贝蟊姛嵬梢娨话?。由此,記者更關注的已經不是于丹本人,而是于丹意味著什么。

  于丹去年講《論語》,今年講《莊子》。于丹火了,不少人發火了。
    很多人指責于丹對《論語》多有曲解,比如其書誤解《論語·顏淵》“足食,足兵,民信之矣”之中的“民信”是“人民對這個國家的信仰”,由此引申,人們稱她借助電視持有了話語權,給受眾造成了傷害,給中國經典造成了傷害。
    今年三月,北京簽名售書會上,《于丹〈莊子〉心得》賣了一萬五千多冊,卻有一名男子闖入會場,他的T恤上寫著:“孔子很著急,莊子很生氣?!?BR>    稍后,中山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高校的十位博士生、碩士生在《我們為什么要將反對于丹之流進行到底》一文簽名,請于丹“下課”,甚至向公眾道歉,此文迅速流布網絡。一時間,罵的罵,贊的贊,迄今,尚無終止……
    面對爭議,于丹對本報說:“我只是盡一些綿薄之力,讓經典重新接近普通的民眾,正所謂道不遠人。所以,我現在可以明確地說,這件事兒,我還會繼續做下去?!?BR>    爭議之前,去年,記者曾兩次采訪于丹。
    2006年12月廣州簽售,記者第一次見到于丹。當時她穿得很正式。簽名完了,她首先跑去換了一身牛仔褲和帶花邊的上衣,她說:“我平時愛穿成這樣?!?BR>    2006年末,記者在北京一個咖啡館約見于丹,她剛剛送走上一位記者。超凡的語速,清晰的吐字,一陣陣的排比句,無數段的古詩文,幾十分鐘,她不需要停頓。她停止時,下一位記者已經來到,于丹說她的下午已經排滿了。
    兩次采訪,于丹所言與其在電視中所說的沒有什么兩樣,然而在廣州簽售過程中,一撥一撥的媽媽帶著齊腰高的孩子買她的書,很多媽媽摸著孩子的頭說:“快說謝謝于老師?!贝蟊姛嵬梢娨话?。由此,記者更關注的已經不是于丹本人,而是于丹意味著什么。所以就有了對中國思想界兩位名家李澤厚、葛兆光的采訪。
    思想史只與精英相關,還是與每個人相關?李澤厚被認為是前一種觀點的代表,葛兆光被認為是后一種觀點的代表。面對學人上電視現象,他們有話要說,關鍵詞是:精英與大眾;儒家與宗教;經典與通俗;思想者與布道者……

三圣像。作者,元代著名書畫家趙孟兆頁??鬃泳又?,右為顏子,左為曾子。畫家在三圣的衣服上,用蠅頭小楷書寫出整部《論語》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