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克戰爭20年:傷痕、謊言與混亂的未來

如今,伊拉克的安全局勢雖然有所改善,但還是并不安全。路邊炸彈、極端組織等安全問題,電力不足、醫療薄弱等民生問題,依然困擾著伊拉克人民。

薩達姆政權被推翻后,美國以西方民主制度為模板,試圖將伊拉克打造成所謂“中東民主樣本”,卻將伊拉克拖入了教派沖突、族群對立、派系矛盾難以調和的政治亂局中,參與政治角逐的各個政黨也進行著利益勾兌。

(本文首發于2023年3月30日《南方周末》)

責任編輯:姚憶江

2003年2月5日,時任美國國務卿鮑威爾在聯合國會議上拿出一管白色粉末,聲稱是伊拉克研制“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證據。這一世紀謊言,開啟了伊拉克長達20年的戰爭與動蕩。(人民視覺/圖)

二十年前的3月20日,美軍入侵伊拉克。

僅用一個多月時間,薩達姆青銅雕像便被美軍和伊拉克平民推倒,這也成了美軍推翻薩達姆政權的象征。

彼時,3歲的塔里克還不知道那意味著什么。2023年3月28日,他告訴南方周末記者,小時候對戰爭的印象,是跟著父母四處“逃難”,半夜睡覺時,會聽到“轟”的爆炸聲;最愛玩的游戲,是扮演警察打恐怖分子;最喜歡的玩具,是用木頭做的“槍”。

美軍入侵伊拉克后,部署軍事基地、檢查站和軍隊,實施了長達八年的占領。隨之而來的并不是和平,而是令伊拉克陷入內戰,被暴力沖突和分裂所淹沒。

2023年3月20日,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美國以謊言為借口發動伊拉克戰爭,給伊拉克和中東地區帶來深重災難,也對世界和平與穩定造成嚴重負面影響,教訓極其深刻,值得美方深刻反思,也令世界警醒。

二十年已經過去,傷痕卻依舊清晰。

戰火與陰影

賈瓦德是四個孩子的父親,住在伊拉克巴格達市郊。

二十年來,他一直為戰后的生活擔憂,靠著每天打兩份工,目前尚能維持一家人的生活。但物價上漲讓伊拉克部分民眾不得不變賣家中物品,補貼家用。

2003年,賈瓦德剛滿24歲,彼時正在一家加油站工作,計劃和未婚妻在年底舉行婚禮。不料,3月20日,以英美軍隊為主的聯合部隊對伊拉克發動軍事行動,賈瓦德不僅失去了工作,連房子都被炸成了廢墟。

戰爭期間,賈瓦德帶著未婚妻四處躲避戰火。他們曾在一個廢棄的學校里尋找庇護,又搬到了遠離前線的村莊。他用樹枝圍成的“戒指”,戴在了妻子的無名指上,并陸續生下四個孩子。戰爭帶來的恐懼,讓賈瓦德渴望安定的生活。

戰火持續不斷,伊拉克人民生活苦不堪言。

2011年12月18日,當最后一批美國士兵離開伊拉克,標志著持續了八年多的伊拉克戰爭結束。

賈瓦德帶著妻子和孩子們回到了巴格達市郊,開始了艱難的重建生活。為了生存下去,他白天在一個建筑工地工作,晚上開著一輛破舊的出租車補貼家用。

美國布朗大學沃森國際研究所“戰爭成本”項目2021年9月發布數據指出,二十年間,有18.5萬至20.8萬名伊拉克平民在戰爭中喪生,《紐約時報》2023年3月18日報道稱,截至目前,伊拉克年輕人失業率高達1/3以上,1/4的伊拉克人生活在貧困線以下。

“在伊拉克重建方面,國內出現了各種各樣嚴重的問題?!蔽鞅贝髮W中東研究所副所長李福泉教授告訴南方周末記者,顯然伊拉克已經沒有辦法重新獲得像薩達姆時期在中東地區政治舞臺上的地位,“已成為過去式”。

賈瓦德最大的孩子2023年剛滿18歲,最小的孩子5歲。他告訴南方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