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鰲這場論壇“拖堂”一小時,國知局局長談了數據知識產權保護
圍繞新一代信息技術、互聯網等數字產業,目前在地方布局建設了16個國家級知識產權保護中心。
“網絡爬蟲技術采集數據會引起著作權侵權的問題,云計算存儲存在復制權侵權問題,獲取用戶數據存在不正當競爭的問題?!?/blockquote>責任編輯:錢昊平
2023年3月31日,博鰲亞洲論壇2023年年會閉幕新聞發布會現場。
在AI繪畫網站上,填上你希望呈現的繪畫內容、風格,藝術家選擇梵高,馬上就可以模仿他的風格作畫。那么問題來了,AI畫出來的作品,誰享有知識產權?
2023年3月30日下午,在博鰲亞洲論壇年會上,展開了一場有關知識產權在數字經濟和全虛擬世界中前景的討論。這是年會舉辦期間最“拖堂”的論壇,原定1小時15分鐘的會議時長延長了1個小時。
這也是發言嘉賓人數最多的一場。政界代表有中宣部副部長張建春、國家知識產權局局長申長雨、海南省高級法院院長戴軍等,商界代表高通公司、科大訊飛、華為、阿里巴巴等企業負責人參與了討論。此外,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副總干事王彬穎、中國科學院大學知識產權學院副院長宋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星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