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從節氣到節日:吞噬了寒食上巳,唐宋時成中國首個黃金周
到了宋代,寒食清明還是連放七天,上巳節幾乎已完全消化。宋朝人過清明節,就是一邊掃墓一邊春游,會帶著美酒小菜,遇到好的景致就席地而坐開始宴飲?!稏|京夢華錄》這樣描述當時的情景:“四野如市,往往就芳樹之下,或園圃之間,羅列杯盤,互相勸酬?!?/blockquote>責任編輯:陳斌
今年的4月5日是清明節。每年的清明節,也一般都在4月5日前后。作為一個傳統節日,清明在夏歷中的月份不固定,卻有著幾乎不變的西歷日期,這頗有些奇怪。
其實,夏歷雖然俗稱為陰歷,但并不是真正的陰歷,而是陰陽歷:陰歷是指完全靠觀察月亮來制定歷法,陽歷則是指完全靠觀察太陽來制定歷法。夏歷則按月亮制定月,按太陽制定節氣和年,屬于陰陽合歷。因此包括清明在內,所有節氣都能較為固定的對應西歷日期。
二十四節氣中,夏至、冬至確定較早,從古至今都受到重視。其他二十幾個節氣,諸如雨水、驚蟄、谷雨等等,則相當沒有存在感,基本只有指導農時的作用,并不被當成節日慶?!獖A在其中的清明卻是一個例外,它在一眾節氣中藐視群雄,甚至能和端午、中元、中秋這樣的大節相提并論。
清明如此特殊,不是因為這個節氣本身有多厲害:歷法學上的清明,只表示太陽黃經達15°,一個純粹的標記點而已。之所以叫清明,則出自漢代《淮南子·天文訓》:“距日冬至四十五日,條風至;條風至四十五日,明庶風至;明庶風至四十五日,清明風至”。冬至之后會刮45天冬風,再刮45天明庶風,然后45天里刮的風就叫清明風,實際就是指春天氣清景明的東南風。按此計算,則冬至后90天到135天的時間里都是清明風。而每兩個節氣平均相隔15.2天,冬至后的第7個節氣應當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