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探索編輯部》:用人類學的方式改寫《西游記》

方言的活潑、景觀的瑰異,以及川西風土、原始巖畫的展示,更增添了這部公路片的人類學底色。不過,導演絕不滿足于神經喜劇的無厘頭和獵奇式的消費,當唐老師說出他的心結,因抑郁癥告別人世的女兒,他對宇宙的探索、對人類存在意義的追問,最終獲得了莊嚴感。

責任編輯:劉悠翔

2021年10月的平遙國際電影展上,《宇宙探索編輯部》(以下簡稱《宇宙》)贏得了滿堂彩,一年多過去,這部猶抱琵琶半遮面的作品,終于在2023年4月上畫。觀眾被吊足胃口,抱著不同的期待:小成本科幻?荒誕喜???風格化的文藝片?答案終于揭曉。

但《宇宙》的答案并不是唯一的。它的過癮與難熬、驚艷和冒犯,挑戰著不同的神經。最考驗觀眾的,還不是以偽紀錄片風格呈現,“業余”地大幅度搖移、晃動的鏡頭,而是不厭其煩的跳剪——當攝影機對著一個講話的人物時,機位并不變換,但鏡頭經過剪輯,突然出現停頓和省略,并時常伴隨聲畫不同步。

年輕的90后導演孔大山,模擬出一種汽車在顛簸的盤山路上行駛,萬象旋起旋滅、身體翻江倒海的形式感。即便受得了婁燁式搖晃鏡頭的觀眾,也不一定扛得住視聽信息不停中斷帶來的急剎車、猛踩油門式的眩暈。

手持攝影機的紀實影像風格,如今無論在獨立電影,還是主流電影中,都已司空見慣,但像《宇宙》這樣,從始至終保持一種狂躁癥、神經質般的鏡頭組織方式的影片,卻不多見。如果說大部分電影的幕布像一面魔鏡、一扇櫥窗,徐徐展開遠方的風景和故事,《宇宙》則提醒我們,銀幕也可以是路況不明時副駕座上的擋風玻璃,導演在駕駛席上帶你大飽眼福,但最好配合暈車藥服用。

瘋癲與文明,邊緣人的聚會

也許,這種影像風格的自洽,在于片中的幾位主人公,都具備某種意義上的瘋癲特征,破碎、動蕩的形式,正反映出他們“不瘋魔,不成活”的精神世界。

電影《宇宙探索編輯部》里的主要角色,都具有非同常人的特質。 (資料圖/圖)

《宇宙探索》雜志的主心骨唐老師,是一個三十多年如一日,孜孜探索外星人和UFO的民間科學家,他把電視機屏幕的“雪花”看作地外文明的信號,拿著一個老古董設備,四處偵測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