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考巡考團:在全國尋找“上岸”機會

應屆生盧錫和細數過,如果時間上都不沖突,在考編和考公上,應屆生至少可以考10場。在他看來,這種方式“容錯率無限高”。

許多學生未雨綢繆,提前將考公作為出路。早在考研的時候,劉煜就決定跨考一個偏文科的專業,即經管類專業,以便報考公務員的時候,對口的崗位會多一點。

考公這件事,給了錢曉安很強的自信心與成就感?!吧习丁焙?,他依舊會頻繁地做粉筆???,錄屏分享自己的做題思路。他說,可以理解為“虛榮心上的滿足”,也可以說是“總要有人肯發光”。

(本文首發于2023年4月6日《南方周末》)

責任編輯:何海寧

2023年2月25日,武漢技師學院考點,參加公務員考試的考生邊排隊邊復習等待進入考點。 (人民視覺/圖)

考期撞車了,擺在“巡考人”錢曉安眼前的有兩條路。

一個是哈爾濱省直單位的筆試,作為一個東北人,能在家門口上班是全家人的期望,穩定、體面;一個是南京市公務員面試,考上了要舉家搬遷到陌生城市,納入考量的另一信息是——選后者,他的筆試比第二名高接近10分,贏面更大。

做抉擇時,他已近32歲,待業在家,“帶著妻女啃老”,迫切需要考編“上岸”。眼下的戲劇性抉擇,被視為2022年新冠疫情期間的一次無可奈何,兩個原定于當年2月不同日期的考試,一延再延,雙雙通知考生們于7月9日開考。

人們將國家公務員考試、地方公務員考試、選調生考試及遴選統稱為公考。2023年1月8日,國考公共科目筆試在全國287個城市拉開序幕,152.5萬名考生參加了考試,而從招錄計劃來看,報錄比例約為41:1。早在國考之前,江蘇、浙江等地已經舉行了省考筆試,廣東、山東、湖北等地的省考筆試則緊隨國考之后。

為了考公上岸,一些考生各地奔波,被稱為“公考巡考團”。按照天津一所高校應屆生孫宇平的分析,一年中至少有四場大型考試可以準備。首先是江浙魯的自主命題考試,很容易被安排在同一時間;接下來是廣東省考,時間通常是在元旦后的第一個周末;再然后是國考,不會有任何考試和它撞車,是最重要的一場;最后是多省聯考,在同時間統一進行筆試。

同為應屆生的盧錫和細數過,如果時間上都不沖突,在考編和考公上,應屆生至少可以考10場。在他看來,這種方式“容錯率無限高”。

增加“命中帶編的概率”

短短四個月,孫宇平參加了10場考試。

他熟練地報出日期和考試內容:2022年11月13日,兩場考試,上午北京定向選調(選調生是經由組織選調到基層鍛煉、重點培養的人員),下午江蘇名校優生;11月17日,吉林定向選調;12月17日,江蘇普選:次日,浙江定向選調;2023年1月8日,國考;1月13日,安徽定向選調;2月12日,湖北定向選調;2月19日,廣東定向選調;2月25日,廣東省考。

各地“巡考”,是他口中“增加考公上岸概率”的方法。用孫宇平的話來說,如果“拘泥于一個地方”,一年只考兩場,那么“命中帶編的概率”就比“巡考人”要少得多。

“考公一般是幾十個人幾百個人甚至上千個人爭一個崗位?!弊苑Q熱愛“巡考”的盧錫和向南方周末記者解釋,“如果你一年只考兩次的話,說實話風險太大了,很難上岸,很難成功。除非是有絕對的實力,才有底氣一年只考一兩場?!?/p>

除了增加上岸概率外,密集地考試被巡考人視作“打怪升級”“練手提分”的好方法。

孫宇平直言,考一次試勝過一個月的復習?!翱紙瞿欠N實戰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