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游不是田園牧歌:“旅游特種兵”別忽視來自自然與人的風險丨快評
文化界與媒體人喜歡將一些偏遠異域包裝為盡善盡美的田園牧歌之地,在“飽受城市森林格子間禁錮”的青年人中引發了類似“尋找精神家園”“凈化心靈”的共鳴,“說走就走”“獨自旅行”成為全球性的風尚。然而事實證明,文青追捧的各種“異域”在文明程度上的落后往往比現代化程度的落后更甚,種種心理落差與風險損失也是由此而來。
(本文首發于2023年4月6日《南方周末》)
責任編輯:陳愷辰
近日,“旅游特種兵”這個詞火了。一名女生發文稱自己在深圳沒有趕上車、在未消費的情況下在海底撈包間留宿了一晚,節省了不少住宿成本。類似的新聞還有不少,都展現了“特種兵”們“以最小的成本,實現最大旅游體驗”的能力。
囊中羞澀但又熱愛旅游的年輕人,出于節省成本或是刻意冒險的原因,選擇了“窮游”“冒險游”的旅游方式。他們巧用各種“攻略”“路線”,“合理地”將出行住宿成本壓縮到最低,這樣既達到了旅游目的,又能滿足各種刺激感與新鮮感。
在現代社會,每個擁有遷徙自由的成年公民,都有權利做“旅游特種兵”,實現錢包與心理上的雙重成就感。一隊隊飽含獨立精神的“旅游特種兵”,也是在致敬傳統文化里“隨無涯之旅”“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