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真問題后,社會組織如何介入職業教育?丨圓桌
中西部貧困縣缺乏產業基礎,比如學電子專業,縣里沒有電子廠,他們還是要去廣東實習。如果想學酒店服務,可能得去上海。
我們對于職業教育的期待和目標是什么?只是學點東西能夠就業就好,還是面向人的發展?目標清楚后,辦學模式應該是怎樣的?
假如將能力體系分為三個層次,最表層的是專業技能,中間是通用技能,例如溝通、表達、合作、學習等等,最底層是認知。
責任編輯:吳筱羽
2023年3月25日,第七屆中國教育公益組織雙年會,關于社會組織服務職業教育的反思與挑戰的圓桌論壇現場。
職業教育目前最需要解決的問題是什么?社會組織在其中可以扮演什么角色?過去幾年,他們積累了哪些可行的實踐經驗?依然面臨什么挑戰?
2023年3月25日,在21世紀教育研究院、北京市西部陽光農村發展基金會、湖南省教育基金會等聯合主辦的第七屆中國教育公益組織雙年會上,一場關于社會組織服務職業教育的反思與挑戰的圓桌論壇,邀請了幾位以行動介入職業教育的機構負責人,分享他們的經驗與困惑。
以下內容摘自論壇現場對話,經過刪節。
對話嘉賓:
刁 文 21世紀教育研究院職教創新中心主任
劉 言 蔡崇信公益基金會職業教育項目負責人
梁自存 HOPE學堂負責人
陳瀟斐 上海百特教育咨詢中心總干事
李 黎 澳門同濟慈善會北京辦事處主任
歐陽艷琴 實務學堂創始人
職業教育最需要解決的問題
刁文:你們認為職業教育最需要解決的問題是什么?
劉言:我們關注的是中西部貧困縣中職學校。
教育公平包含兩部分,首先是機會的公平,有沒有學上。目前來看,基本都有學上。但更核心的挑戰是教育質量,怎么去上好學。而職業教育的質量分為兩個層次,能否學得好和用得上。
目前存在的第一個核心問題是教師、設備和教材跟不上。國家的雙師制要求老師既能授課,也懂技能。中西部貧困縣的中職學校幾乎沒有這類老師,也就是說,教師的水平有所欠缺。其次是硬件條件,發展職業教育需要很多硬件條件,國家這兩年開始增加對于職業教育的硬件投入,但整體還是不足。按照國際上的情況,職業教育投入的人均經費應該是普通教育的3倍,但目前可能連1/3都不到。
第二個核心的點是產教融合、校企合作。職業教育必須同產業結合,但目前學校的發展規劃相對滯后,開設專業時沒有考慮到市場需求。還需要考慮到中職學生自身的素養,一些更弱勢的學生本身缺乏對于未來的規劃。我去中職學校調研,學生告訴我們,他們不是壞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星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