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水照先生與中國文章學
《歷代文話》的出版,掀起古代文章學研究的熱潮,使一個原先冷僻邊緣的學問,迅速成為古代文學研究的熱門領域。
責任編輯:劉小磊
復旦大學文科資深教授王水照。
王水照先生是當代中國古代文學研究界的杰出學者?!锻跛瘴募返某霭?,不但是值得慶賀的盛事,也是總結和推進當前古代文學研究的一個契機。
王先生的學術研究涉及面廣泛,但又比較集中于三個領域。侯體健教授在《王水照先生的學術歷程與學術思想述略》一文中,以“用力最深的宋代文學研究”“期待最切的古代文章學研究”“牽掛最多的錢鍾書學術研究”三個標題來概括王先生的學術歷程與治學旨趣,王先生本人認為這個概括“所言頗稱到位”。正是這種三足鼎立的研究,構成了王先生學術體系的主干。
談到王水照先生與中國文章學,我就回想起和王先生在文章學上的一次“思想交鋒”。
2012年我參加復旦大學召開的中國文章學研討會,提交了《中國文章學成立與古文之學的興起》《論“序題”:對中國古代一種文體批評形式的定名與考察》兩篇論文,供會務組選擇。我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從內容看,談“中國文章學成立”更切合文章學研討會的主題,但與王先生的觀點有很大不同。王先生認為中國文章學成立于南宋,而我則認為成立于魏晉南北朝。王先生認為宋代文話的興起“標志著中國文章學的成立”,我則認為《文心雕龍》是中國文章學成立的標志。我擔心讓王先生與辦會者為難,請他們在這兩篇中任選一篇。沒有想到,王先生偏偏選取那篇與他意見相左的論文,并安排我作大會主題發言,請祝尚書先生評議。祝先生是贊同王先生意見的,所謂“交鋒”,其實是非常友善而平和的討論。后來王先生和侯體健教授合編的會議論文集《中國古代文章學的衍化與異形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