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評價坂本龍一的音樂?

坂本龍一留下豐富多彩的音樂作品,如果對他的電子音樂與世界音樂沒有欣賞,沒有掌握,很難說對坂本龍一有正確的理解。

責任編輯:劉小磊

2017年,坂本龍一在威尼斯電影節上。 (CFP/圖)

2023年3月28日,坂本龍一去世的新聞傳開后,我陸陸續續看了中文世界的一些紀念文章,也看了過去幾年一些寫他的文章與采訪,深化了我對坂本龍一的認識。不過整體而言,我覺得這些文章對他在音樂史上的貢獻,談得略嫌朦朧,并沒有一個正確的把握。所以,這里我不談坂本龍一的政治或他的人生(他自己也說對他而言,音樂與政治是分開的,雖然偶爾他也用音樂表達他的政治觀點與立場),只談一談坂本龍一在世界音樂史上的定位。

坂本龍一在音樂上最顯著的成就,并不是得獎的《末代皇帝》配樂或其他的電影配樂,這不是說他的電影配樂不好,聽了如水過無痕,而是在眾多優秀的電影配樂里,坂本龍一的電影配樂本身并沒有鶴立雞群。他最大的音樂成就,還是他的電子合成音樂,這也是為何BBC的追悼文章,標題就是“坂本龍一:日本電子音樂大師去世”。

坂本龍一所在的YMO樂隊的電子音樂,當年在全球也是領風氣之先。等到YMO第二張專輯發行的1979年,專輯里Rydeen(《雷電》)一曲不但膾炙人口,更是奠定了電子合成音樂里的Techno的樂風,后來成為1980代末到2000年初舞蹈音樂的主流。

1979—1980年,適逢以電子音樂為主流的英國新浪潮(New Wave)崛起,YMO與坂本龍一于是成為英國新浪潮音樂的先鋒與寵兒。從《雷電》這首作品,再到英國Human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