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艱不哲?哲學可以幫我們應對苦難
連修道士和哲學家都為孤獨問題抓狂,可見這個問題嚴重到了什么地步。怪不得英國還為此成立了一個孤獨事務部。
責任編輯:劉小磊
麻省理工學院哲學教授基蘭·塞蒂亞和他的新書《生活艱難:哲學幫我們找到出路》。
受疫情影響,過去幾年,很多人目睹了親朋好友的離世,更密集、更直接地面對平時覺得頗為遙遠的生老病死問題。在痛苦面前,人類應如何應對,不同學科都有自己的探索,心理學會告訴你如何面對傷痛,文學會教你探究人性,那么哲學家如何?麻省理工學院哲學教授基蘭·塞蒂亞(Kieran Setiya)寫了一本書《生活艱難:哲學幫我們找到出路》(Life is hard: How philosophy can help us find our way,2022),從哲學的角度,試圖破解生活中的痛苦問題。
大多數人解決痛苦的路徑,都不會??吭谡軐W這一站,而是直奔財務自由的中轉站。解決身體痛苦的方式通常包括現代醫學,解決靈魂痛苦的方式通常包括信仰。佛教認為人生痛苦來自欲望,滅掉欲望,痛苦則隨之消失或減少。猶太教和基督教則認為,人神關系的割裂是一切痛苦之源。解決痛苦的方式,是重建和神的關系。朱光潛先生指出,由于宗教信仰提供了答案,沒有了無休無止的糾結,美學意義上的悲劇就無法存在。當然,對于我們個人來說,缺少了這種悲劇,倒是可喜可賀的事。
塞蒂亞是無神論者,面臨同樣的人生苦難問題,包括自己長年的病痛。他靠山吃山,通過哲學來找答案。由于他教哲學,常有人問他生命的意義是什么?他開玩笑說他有個程式化的答案:“這意義我們在上世紀五十年代就搞清楚了,但是我們約定保密,否則飯碗不保。如果我告訴了你,就不能留你活口?!痹诳苹眯≌f《銀河系搭車客指南》中,生命的意義是一個數字:42。顯然這也是無厘頭的數字,是對人生荒誕的一個荒誕的回復。人類對于意義的探索是一輩子的。這種探索有時需要超脫當下的處境。希望馬斯克早點把載人飛船的成本降下來,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星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