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載的拉煤司機,土政策與國家標準之爭
在一座因煤而生的城市,拉煤司機和公路治超標準起了沖突。
責任編輯:李屾淼
烏海市在路面設置內蒙古自治區統一推廣的地磅,用于檢測過路貨車的車貨總質量
因超限超載被扣了四輛貨車后,劉二強急了。他做的是煤炭倒短運輸的生意,養了近十輛車,雇司機開。按照公路運輸的國家標準,四軸貨車車貨總重量不能超過31噸,“哪兒有不超的呢?”劉二強說。
以前交警路面查車的頻率低,超限站可以繞開,國家標準對劉二強來說影響不大,但自從2023年1月內蒙古自治區全區推廣治超非現場執法系統、烏海市安裝了五套設備后,他的車只要在路面上跑,就會被系統抓個正著,一次罰款150元,司機扣1分。
2023年3月,新修訂的自治區治超辦法實施,劉二強的日子更難過了,隔幾天就有一輛車被扣在超限站,直到他把超出標噸的煤炭運走,貨車才能重新上路。
劉二強不理解,烏海市煤礦、洗煤廠和物流公司一向默認四軸貨車一趟按70噸毛重運輸,他認為這得到了當地能源局的許可,為什么交警和路政部門要按國家標準來處罰?3月23日,劉二強和其他物流公司老板向市政府遞交了一份聯名“上書”。
“請求市領導下一個統一治超方案,交警部門、運管部門、路政部門統一讓我們裝多少才可以上路行駛,交警部門(才會)不扣車,不罰款,請領導給我們合理的答復,給我們養車的卡友一個生存的空間?!?/p>
海南區的運煤通道上,交警攔住了一輛超載的貨車
希望有個“地方標準”
聯名信交上后的一周里,劉二強的處境沒什么改變,3月份以來,他天天開輛車在路上,留意交警的動態。發現交警的行蹤后,他拿起車里的無線電對講機,用尾調上揚的本地口音喊:“交警在海南區路口查車,沒過的車路邊停一停。等下再走了?!睂χv機里立刻傳出幾道回應。聽聞自家司機正在烏達區跑車,劉二強又抓起對講機問,“烏達區有人沒有?查車不查?”
有一次劉二強被發現了,對方批評他“跟蹤交警”,之后他跟老婆換了車開,繼續上路“偵察”。他變得更加謹慎,看見路面有執法人員后,不動聲色地往前開,跑出一段路再掉頭返回,遠遠地停在路邊加油站或路口盯梢。
這個打探情況的“無線電聯盟”由物流公司的老板們私下發起,專為應對今年查車的新形勢,因為查車的地點和時間不固定,需要多人配合,共同收集“情報”?!奥撁恕崩镉惺畮准椅锪鞴?,其中一名養著四十多輛車的老板比劉二強更上心,每天5點鐘起床安排司機工作,“(執法人員)有時候早上7、8點開始查,到9、10點回去,有時候中午也不休息,一直查到下午,我們趁早上和晚上多跑跑?!?/p>
劉二強稱,如果不是被逼無奈,他們也不想這樣做。被治超非現場執法系統發現一次超限超載行為,不僅要罰款150元,司機的駕駛證還會被記1分。系統運行3個月以來,劉二強聽說好些司機已經被記滿12分,這意味著他們的A類或B類駕駛證會被降級,無法再駕駛重型貨車。劉二強還見過只剩下一兩分的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