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官一夜丨云間夜話
老人是干什么的,沒人知道。外婆后來的說法是“土地公公現身救難”,這似乎搞得有點太大。反正那天看“錢江大潮”,頭沉眼澀的我一點都提不起精神來,管他什么“丁字潮”“一線潮”“回頭潮”,只見千軍萬馬過來,又千軍萬馬地過去,不過爾爾。
責任編輯:邢人儼
游客在浙江省海寧市鹽官古鎮觀潮景區觀賞錢塘江潮。
內地那時還沒有盛行金庸小說,所以不知道“鹽官”就是“海寧”。
那是1978年的深秋?!案拈_”第一年。那年的寒潮來得特別早。我和章玉山君從皖南出發去鹽官古鎮,車過臨安,瀟瀟雨下,山山黃葉飛,寒意逼人,一路上我們擔心是否穿得單薄。
去鹽官自然是想一睹著名的“錢江潮”。最早知道“錢江潮”不是讀了蘇東坡或劉禹錫的詩文,而是看了《十萬個為什么》,那兒有個問題即,錢塘江口為什么潮水那么大、那么高?
解釋似乎和錢塘江特殊的“喇叭形”入??谟嘘P。海潮倒溯受到喇叭形地形的擠壓而激起驚天大浪,鹽官的位置恰好在觀潮最佳點,作為觀潮勝地,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因而古鎮也的確老了,到處是青磚老屋,觸目皆是古樹名木,柏油路很窄而石板路很寬,那時的鎮上,旅館少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星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