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第一個“塑料病”已經誕生
一項最新研究顯示,塑料不但導致了海鳥淡足鹱的死亡,更在之前就影響到它的健康,鋒利的塑料碎片會從內部將海鳥的身體緩慢地撕裂開來,這種癥狀被命名為“塑料病”。
“知道”(nz_zhidao)跟你談談,塑料對海鳥造成怎樣的影響。
責任編輯:劉韻珊
(IC photo / 圖)
在澳大利亞和新西蘭隔海相望的水域,坐落著一座不足15平方公里的狹長島嶼,叫做豪勛爵島,這里茂密的雨林和綿長的海岸線,是成千上萬海鳥的樂園,同時還是淡足鹱(hù)在地球上最大的棲息地。
每年秋天,大約四萬只淡足鹱遷徙到島上繁衍生息,在地洞中孵化出下一代。勤勞的新手父母們不斷出海尋找食物,把海中的小魚小蝦帶回給家中嗷嗷待哺的幼鳥。
這是BBC紀錄片《垃圾海洋》中歲月靜好的一個鏡頭,下一秒卻被鳥類科學家的到來狠狠打臉——他們趁著成年淡足鹱離開地洞,馬上用海水給幼鳥洗胃,讓它吐出了數十塊五顏六色、細小的塑料片。
催吐之后,灰不溜秋的幼鳥哆哆嗦嗦地在地上踱步,它很幸運,而它的很多同伴,帶著滿肚子塑料,或是倒在了海岸邊,或是直挺挺地在海上漂流。
當塑料成為一種“病”
淡足鹱又名“肉足鹱”,褐色的羽毛,尾巴又短又圓,這種鳥類一般居住在大洋深處,在哺育的時候才上岸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