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模型 “暴力美學”為何引發“軍備競賽”?
責任編輯:黃金萍
2023年4月,幾乎每天都有中國企業發布人工智能(AI)大模型的新消息,主角既有互聯網大廠,也有初創團隊。
從“最慘烈”到“最瘋狂”,互聯網只需要一年時間。波及全球的裁員潮還沒過去,互聯網人還在念叨“流量見頂”“降本增效”的時候,美國AI公司OpenAI帶來了ChatGPT。
這款文本生成機器人,讓人們開始憧憬通用人工智能(AGI),尤其當ChatGPT進化到GPT-4的時候,它高度的“擬人化”,甚至引發了人類在科技倫理層面的焦慮。
拋開其創新性、革命性、安全性爭議不提,在三年疫情之后,ChatGPT成功在中國引爆了新一輪AI學習、創業高潮,谷歌、微軟、Meta等全球科技企業們也都嚴陣以待。
如果說,2016年DeepMind的AlphaGo戰勝韓國棋手李世石,催生了上一輪AI熱,人們對OpenAI的ChatGPT則抱有更高期待,期待它帶來人類社會新一輪生產力革命。這是人們一廂情愿的夢想,還是即將到來的現實?
大模型帶來的想象力
在ChatGPT之前,AI被鎖定在“狹義地關注明確定義的任務和挑戰”,例如下棋、開關燈、客服、安防、自動駕駛……很明顯,這些AI開發者們選擇了高價值、強需求的場景,左右他們選擇的是技術變現路徑的長短,而不是將AI當做下一個交互平臺。
2020年,李開復還在說:“AI會不會產生一個平臺,我不是那么的樂觀?!?/p>
ChatGPT出現之后,英偉達CEO黃仁勛稱“AI迎來iPhone時刻”,比爾·蓋茨更是將ChatGPT的發布比做互聯網的發明。那么,ChatGPT是如何重新定義下一個時代的呢?
ChatGPT 通過大語言模型(LLM),讓人們直接用自然語言就可以流暢地與計算機進行交流,并且計算機能夠直接理解自然語言,與用戶進行反饋和對話。
遠的不說,從近處看,人類獲取信息和服務的變化,無疑會帶來巨大的商業機會。
這是一個新的操作系統,一個新的計算機生態。如果只把大語言模型當做一場互聯網生意的開始,那么,它就是幫助老玩家們重新把流量帶回來的工具。在最近的20年里,這是所有互聯網玩家的必爭之地。
ChatGPT已經幫微軟證明了這一點。ChatGPT在2022年11月開放注冊后,兩個月就吸引了1億用戶,成為歷史上增長最快的消費類應用,并幫助微軟旗下的搜索引擎Bing提升了6倍日活。
更刺激大家的是3月16日,微軟發布GPT-4支持的新AI功能Copilot,它將適用微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孫顯安 校對:胡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