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1.1億只寵物買保險:如何證明“我的狗是我的狗”
寵物的先天疾病、先天畸形和遺傳疾病,不受寵物險保障。一些險企雖把腫瘤納入寵物險覆蓋范疇,但幾乎沒有險企愿意為超過8-10歲的高齡動物提供保障。
“越來越多的人喜歡飼養外來品種,特別是有些性狀沒有完全固定或優化的品種”,但這些品種較易得病,有些品種還存在遺傳缺陷。寵物貓中出險最多的是英短、布偶、美短,寵物狗中出險最多的是彭布羅克威爾士柯基、比熊、玩具貴賓。
寵物鼻紋識別AI技術正得到多家保險公司的青睞,“寵物的鼻紋類似人類的指紋,不會隨著它們的成長而發生變化,具有唯一性和不變性”。
“如果寵物主存心聯合寵物醫院要來騙保,現在要完全杜絕這種情況還是很難的,保險公司有一整套審核機制,仍難以對寵物醫院形成剛性的監管?!?br />
(本文首發于2023年4月13日《南方周末》)
責任編輯:曹海東
寵物醫療從業者面對的是一群“不會說話”的“毛孩子”,治療方案往往因個體而異,這無疑給寵物保險的精算模型帶來不小的麻煩。
假設一個寵物主養了10條外表相似的博美犬,只給其中1條買了保險,但10條博美犬生病了都來理賠,保險公司如何辨別哪條投了保?
對于任何一款保險產品而言,身份唯一性和識別精準度都至關重要,甚至關乎一個保險種類的生死。寵物險也不例外。
盡管挑戰重重,但險企并不愿放棄為國內1.1億只“不會說話”的寵物犬貓上保險的機會。據南方周末記者不完全統計,已有中國人壽、太平洋保險、平安保險等十余家險企投身寵物犬貓醫療險領域。
目前已推出的保險產品覆蓋犬貓消化系統疾病等常見疾病,在寵物醫療險的等待期、免賠額、出險次數、最高賠付額、定點醫院范圍等細則方面,各家險企亦“神仙打架”。
“人和寵物之間的聯結是充滿快樂和感動的,但很多寵物主很難想到在寵物健康的時候去買保險?!鄙钲谑袑櫸镝t療協會會長喻信益很清楚寵物醫院運營成本高,服務和定價是純市場行為,如果沒有像人類就醫的醫保部門介入,高昂的收費會讓許多愛寵人士感到囊中羞澀。(具體參見2023年4月6日南方周末報道《看病比人貴,為何有的寵物醫院卻賺錢難?》)
“如果寵物醫療險能普及,將大大減少寵醫雙方的摩擦,并顯著提升動物福利保障?!?喻信益對南方周末記者說。
給寵物投保比給自己投保都貴?
“我在溫哥華的保險是35加元/月,但給Yummy買的保險比我的貴,加上稅費約是80加元/月(約400元人民幣)?!盰ummy是一只灰毛茶杯犬泰迪,五年前出生于溫哥華,為“十一”孤獨的留學生活帶來許多溫暖。
“買保險就是求個安心、以防萬一,因為在國外寵物診療也很貴?!绷魧W生“十一”稱,在溫哥華,小狗打疫苗每次要一百多加元,去醫院檢查也要上百加元,更別說做手術了。
2020年的一天,Yummy一條腿脫臼,歷經兩次骨科手術才治好,賬單顯示花費三千多加元(約15000多元人民幣)。按照“十一”購買的寵物醫險規定,扣除免賠額100加元后,保險公司報銷了80%的費用?!安畈欢噙_到我那款保險可報銷的上限,估計保險公司該恨我了?!?/p>
多位有類似留學經歷的寵物博主告訴南方周末記者,盡管國外沒有強制要求,但大多數養寵人都會自覺購買寵物醫療險?;貒?,很多人也會選擇繼續購買寵物醫療險。南方周末記者檢索“支付寶”平臺發現,多款寵物醫療險瀏覽量都在數十萬次以上。
弗若斯特沙利文大中華區寵物行業分析師曹思婕告訴南方周末記者,在國內,占養寵人近65%的90后、95后對保險接受程度較高,也是需要保險來分散風險、減輕負擔的主要群體。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胡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