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君王論】財技巨人 道德侏儒
他認為哈佛所有最聰明的頭腦,畢業后最重要的任務就是致力消除全球貧窮。他說道:“我們最聰明的頭腦,不應該用來解決我們最大的問題嗎?”
近日,富商李澤楷成了香港最具爭議性的人物,有雜志專欄如此形容:“李澤楷顯出罕有凝聚公眾、傳媒、政黨的能力。……全港市民、全部傳媒、全部政黨同一方向破口大罵;一件重要事件得到全城共識,是香港回歸后罕見。”
事情的起因是香港最大電訊公司電訊盈科的大股東李澤楷,擬通過財經手段私有化這間上市公司,卻被指空手套利。因為私有化后的電訊盈科將向股東(李澤楷和中國聯通)派發高達約170億港元的股息,而私有化的出價為每股4.5港元,成本僅約160億港元。換句話說,他們不用實質花費一分一毫現金,卻可以拿得電盈的所有股權,更有10億港元可以放進口袋。財技的高超,令人瞠目結舌。
但大批電訊盈科小股東,尤其是長期持有該股票,原想以其所派利息養老的老股民,對此卻義憤填膺,甚至為此走上街頭,在傳媒面前作出血淚控訴。其實過去10年,電訊盈科每股的股價已經從最高峰跌了超過9成,有些老股民堅持長期持有,為的是奢望其股價有翻身的一日,但到今天,卻因私有化而化成泡影。
在電訊盈科私有化的過程中,更傳出“種票疑云”,因此該公司正遭香港證監會調查;而私有化決議通過后,又傳來公司裁員減薪消息,觸發其員工上街抗議。
凡此種種,都令人慨嘆企業道德、社會責任何在。
總理溫家寶在劍橋演講時說:“被譽為現代經濟學之父的亞當·斯密在《道德情操論》中指出:‘如果一個社會的經濟發展成果不能真正分流到大眾手中,那么它在道義上將是不得人心的,而且是有風險的,因為它注定要威脅社會穩定。’道德缺失是導致這次金融危機的一個深層次原因。”他還說 :“一些人見利忘義,損害公眾利益,喪失了道德底線。我們應該倡導:企業要承擔社會責任,企業家身上要流淌著道德的血液。”
不知道李澤楷有沒有想過,他經營公司和獲利的手法(尤其是把公司私有化),是否與公司廣大小股東和員工的利益相違背,也和總理對他的期許相違背?
宋朝大書法家米芾有一個兒子米友仁,擅長作畫,但卻沒有把父親的遺傳、自己的天賦用于正途,反而最愛從別人處借來古畫,臨摹完之后,偷龍轉鳳,以摹本歸還,從而瞞天過海,靠著辜負別人的信任,換來許多名貴的真本古畫。米友仁本來可以跟父親一樣成為一個才華橫溢的藝術家,但最后卻走上了歪道,徒然留下一個惡名,而其行徑更被引申而成“巧取豪奪”這句成語,用來形容人們以不正當的巧妙方法,攫取不義之財物。
千年之后,文明進步了,卻并未有效遏止這種巧取豪奪的行徑,反而讓它以更復雜、更令人眼花繚亂和目瞪口呆的形式進行。美國的華爾街到香港的中環,一個又一個金融奇才,IQ 爆棚,長袖善舞,卻沒有把才華貢獻給有助人類福祉的事業,反而以各種偷天換日的手法,把小股東的血汗錢,如魔術師般把玩戲法,左手交右手,最后放進自己口袋之內,袋袋平安。
美國新任總統奧巴馬上任僅10天就斥責華爾街拿到政府挽救金融業的巨額援助后,卻拿了一部分為高層、管理層發放高額獎金,實在可恥。
古時通過臨摹,如今則通過變戲法巧取豪奪,難道人類文明的進步僅止于此?
香港的一份重要報章《明報》更以社論“財技巨人與道德侏儒”嚴詞斥責此事件:
“掌握財技竅門的金融專才,設計、完成一宗買賣,就得到幾代人都花不完的財富,散戶的金融知識,與專才差之遠矣,就要承受無奈的損失。這個知識鴻溝,在金融博弈中,其實絕不公平……”
“財技巨人,道德侏儒”,驕人的天賦卻用在歪途,這是今天很多財經精英的一大寫照。
李澤楷的偶像、美國微軟公司創始人比爾·蓋茨2007年6月回到母校哈佛大學領取榮譽學位時發表了一篇發人深省的演說。這篇演說令人感動,并不是因為它教大家如何賺錢,首富的令人尊重也不是因為他富可敵國,而是因為他對底層人民的“人文關懷”。緬懷完自己當年在哈佛的少年輕狂之后,蓋茨認真嚴肅地說:
“我有一個極大的遺憾——當年離開哈佛時,我沒有真正意識到這世界的極度不公正——令人震驚的健康、財富、機會的不均,令數以百萬計的人活在悲哀之中。”(I do have one big regret —— I left Harvard with no real awareness of the awful inequities in the world —— the appalling disparities of health, and wealth, and opportunity that condemn millions of people to lives of despair.)
微軟的市場手段雖飽受爭議,被指責為壟斷,但蓋茨卻捐了他財產的大部分,包括微軟的主要股權,用于慈善。這位全球最富有的人更向我們懺悔,他在求學時期的最大遺憾就是對全球不平等現象的無動于衷。他認為哈佛所有最聰明的頭腦,畢業后最重要的任務就是致力消除全球貧窮。他說道:“我們最聰明的頭腦,不應該用來解決我們最大的問題嗎?”(Should our best minds be dedicated to solving our biggest problems?)
網絡編輯:老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