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城文學院簽約評論家談“新南方”寫作:在文學的巨大裂變中,突破平庸

“我們今天是在移動互聯網、短視頻化的世界中來傳遞文學,所以文學已經變成了像陳曉明教授所講的,它不是一種自明的、原原本本的文學,而是剩余的。就比如說我們今天會看到很多非常卓越的文學作品,它必須通過某一個帶貨的人來傳播?!?br />
“我認為真正的‘新南方寫作’應該是解構的,是在解構的基礎之上再建構,它建構出來的東西應該完全不同于以前既定的敘述?!?br />
(本文首發于2023年4月13日《南方周末》)

發自:廣州

責任編輯:劉悠翔

花城文學院成立儀式上,學者、作家在花城書房接受媒體采訪。(花城文學院供圖/圖)

2023年3月25日,花城文學院在廣州宣告成立,同為1980年生人的青年學者楊慶祥、陳培浩,從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陳曉明手中接過聘書,成為花城文學院首屆簽約評論家。

楊慶祥原籍安徽,長居北京,現為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教授;陳培浩則來自廣東,如今在福建任教,現為福建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一北一南,在兩人對當代文學的關注與評述中,“新南方寫作”皆占據了重要地位。

“新南方寫作”是個年輕的概念,誕生不過五年,正在被學界廣泛接受,成為當代文學的熱點。有別于以往由北方或江南構筑的文學傳統,“新南方”代表了一種嶄新路徑,指向新的語言、新的經驗、新的歷史觀。被歸為“新南方寫作”的作家也初露崢嶸,寶珀理想國文學獎近兩年首獎頒發給陳春成、林棹,或可視作“新南方寫作”興起的例證。

2018年5月,楊慶祥、陳培浩、朱山坡、陳崇正、林森在廣東松山湖的一次文學活動上進行了題為“在南方寫作”的對話。那年夏天,陳培浩動筆為陳崇正的小說寫了一篇評論,文中首次公開使用了“新南方寫作”這一概念,用以描述“陳崇正寫作的氣質,由魔幻到科幻,跟傳統的嶺南的寫作或者江南的寫作都不太一樣”。

2018年11月末,《花城》筆會在潮州舉行,楊慶祥、陳培浩、王威廉、陳崇正等人討論了“新南方寫作”概念的學術可能性。楊慶祥回憶,“當時還立即給《青年文學》雜志的主編張菁打電話,說我們要搞一個南方的專題,每期一個作家,再配一些評論,推動這個寫作。當時聽了都很激動人心?!边@個計劃沒能實行,楊慶祥后來又和《南方文壇》主編張燕玲談及此事?!赌戏轿膲纷?021年第3期開辟專欄“批評論壇·新南方寫作”,已圍繞“新南方寫作”探討了十幾期。楊慶祥在其中發表的《新南方寫作:主體、版圖與漢語書寫的主權》,成為探討“新南方寫作”被引用最多的文獻。

此前,陳培浩曾在《韓山師范學院學報》開辟題為“‘新南方寫作’研究”的專欄,發表六位評論家文章?!赌戏轿膲肥状螐暮暧^的理論層面集中討論“新南方寫作”的概念內涵及其闡釋邊界,緊接著,《青年作家》《廣州文藝》雜志社相繼推出了“地域寫作中的新南方文學”“新南方論壇”。

“這些刊物不斷地介入,來探討這個概念,”陳培浩告訴南方周末記者,“大家思考的面是不完全一樣的,使得概念不斷地延伸,有很多屬于南方的作家,也被納入當中來考察。所以它已經從對一個個體作家的評論,變成對一個領域或者說對一種寫作可能性的召喚?!?/p>

最初在《南方文壇》發表評論文章時,楊慶祥感到在視野范圍內,沒有特別多能稱之為“新南方寫作”的作品。但最近一兩年,他目睹眾多作品涌現?!鞍骤摹冻毕珗D》,我覺得她肯定不會看到我的文章?!睏顟c祥認為,這是歷史勢能所致,無論是“新南方寫作”本身,還是理論建構,都已經到了一個節點。

2023年4月,南方周末邀請楊慶祥、陳培浩圍繞“新南方寫作”相關話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