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應聘者”碰瓷騙底薪:勞資糾紛應講公平、論是非丨快評
近年來,勞資糾紛成了一個難以討論的議題,“站隊勞方”幾乎成了無法撼動的選項,“整頓職場”似乎“天然正義”。但事實上,勞資爭議應該講公平、論是非,不能以假想的強弱代替是非。
責任編輯:陳斌
近日,一則“套路應聘”的新聞上了熱搜。2022年10月,王某、李某等八人自稱有“大廠工作經驗”與“優質客戶資源”,很快就博得了招聘公司的青睞,入職之后給了他們很高的薪酬待遇。結果這八人在入職三個月后沒有做出任何業績,公司不得不將其辭退。然而他們似乎早有準備,要求公司支付底薪才愿離職。
從上海警方公布的細節看,這家公司本來是想“認慫”的,只是因為一起意外,整起事件的走向才得以逆轉:王某在公司群里誤發了一張別處的離職證明。公司負責人聯系該公司后發現,這八人竟然同時入職了兩家公司、領著兩份底薪。負責人向警方報案,才東窗事發。
警方在調查中發現,這八人背后竟是一個五十三人的“職業應聘者”詐騙團伙,他們長期以“完美應聘者”的面目從多家公司騙取底薪五千多萬。從偽造光鮮學歷、編造“大廠”履歷、假稱客戶資源、統一詐騙話術,詐騙團伙甚至發展出了一套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