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家長進入男童淋浴間:關心孩子情有可原,不必非扯上性別議題
考慮到未成年孩子的實際情況,部分念幼兒園及小學低年級的孩子在使用淋浴間過程中的確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難或障礙,比如有的花灑位置過高,有的水溫過高或過低,有的地面防滑措施做得不好,這些問題對于低齡兒童而言都是肉眼可見的現實問題或潛在風險,部分女家長進去照料一下,情有可原。
可見,在照顧未成年孩子洗澡這件事上,關心與體恤孩子是第一位的,不應該扯什么性別議題。對于女家長進入男童淋浴間,我們當持理解與寬容的立場。
責任編輯:陳斌
每周一、二晚上7-8點是念小學一年級的兒子上游泳課的時間,一般都是我帶他去,主要有兩點考慮:一來我想在來回路上與兒子聊聊天,聽他分享他在學校的那些事,增進父子感情;二來他媽覺得兒子沖涼及換衣服的時候,我去了會相對方便一點。
每次游泳結束后,我都看到很多女家長和她們的兒子一起進入男淋浴間,幫孩子脫衣服、洗頭發、擦身子、遞毛巾、穿衣服,其實在男淋浴間門口白紙黑字寫著“為避免不必要的誤會,請女家長不要進入男更衣室”。換言之,這一“善意提醒”沒有被很好地執行。而在女童淋浴間門口,類似的提醒卻被嚴格執行,鮮有男家長進入女淋浴間。
對于“提醒”的差異化執行方式,部分男家長在微信群里表達了他們的不滿,他們覺得赤裸的男孩子也同樣應該屬于“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