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立到 “站隊”,芬蘭加入北約背后的傷痕史丨智庫視點

歷史上,芬蘭與俄羅斯以及其它周邊大國之間的特殊關系,決定了芬蘭的地緣政治選擇中,對周邊強國尤其是俄羅斯的消極態度。

歐洲大國間的競爭,使芬蘭非但無法獨善其身,反而往往容易在步步升級的事態中,深受大國相爭之害。

責任編輯:姚憶江

4月4日,在比利時布魯塞爾的北約總部,芬蘭總統尼尼斯托在芬蘭加入北約儀式上發言。(新華社記者 鄭煥松/圖)

2023年4月4日,隨著藍色十字旗在布魯塞爾北約總部廣場上升起,芬蘭正式加入北約并成為其第31個成員國。

早在2022年俄烏沖突爆發之初,芬蘭總統尼尼斯托便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芬蘭出于俄烏沖突背景下國家安全的考慮,將計劃加入北約或同瑞典、美國建立新形式的軍事合作關系。

芬蘭基于其“嚴守中立”的既定國策,在俄烏沖突爆發之初更多考慮的是建立與美國、瑞典的“新型軍事合作關系”,加入北約并不是其地緣政治戰略的優先選項,但就在俄烏沖突局勢瞬息萬變之際,決策的天平迅速傾向了放棄中立的立場。

芬蘭與烏克蘭之間雖有南北千里相隔,但毋庸置疑的是,俄烏沖突是推動芬蘭加入北約最直接的原因。芬蘭加入北約,就像一股勁風在風急浪高的海面又掀起了駭浪,給波濤洶涌的歐洲地緣政治局勢帶來更多的不平靜。

在此之后,芬蘭徹底結束了長達77年的“中立國”地位,芬蘭既有的國家安全戰略從此徹底改變,未來將得到來自北約的軍事支持以應對其外部的威脅與挑戰。北約與俄羅斯之間直接增加了1340公里陸地邊界,俄羅斯與北約之間的直接接壤國家多達六個,雙方之間的對峙形勢將更為緊張。芬蘭此舉也將推動瑞典等歐洲國家加入北約的進程。

北約東擴一再挑動著俄羅斯對于國家安全的敏感神經,1991年以來,不僅波蘭、捷克、匈牙利、羅馬尼亞、保加利亞等前華約國家紛紛被北約所吸納,立陶宛、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等蘇聯“加盟共和國”也申請成為了北約一員。2014年 “克里米亞危機”后,烏克蘭與北約之間的曖昧關系不斷挑戰著俄羅斯的國家安全底線。北約對于芬蘭的大度接納更是表現出北約對俄羅斯的挑釁更加地不計后果。

俄羅斯外交部門警告,稱北約東擴非但無法實質性改善歐洲安全局勢,反而將會帶來更多的不確定性。芬蘭加入北約也將促使俄羅斯在西北邊境的軍力部署,同時還將對芬蘭及北約采取一系列反制措施。跌宕起伏的歐洲局勢又被蒙上了一層厚厚的迷霧。

為何俄羅斯在烏克蘭的“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校對:星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