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苦咖啡的范雨素
她出名前就寫好了小說,遲遲沒有分享給其他人?!拔沂浅赡耆税?,知道拿出來以后根本找不到人理你的!”
“他們的寫作大多來自自己生命中的所見所聞,每一次書寫都是生活的齒輪刻下的印痕?!?br />
范雨素接下來寫了某位家政工的故事:文章發表在某個公眾號之后,她高興得一夜沒有睡覺。因為她被看見了。
發自:北京
責任編輯:李慕琰
范雨素1973年出生,湖北襄陽人,初中畢業,在北京做育兒嫂,2017年因一篇自述體文章忽然成名。
范雨素了解世界運行的原理,像孩童成長、媒體流程,把新鮮見聞牢牢記在心里。她偶爾去咖啡廳,點一杯苦咖啡,說不定反客為主地采訪記者。很早以前有年輕記者堅韌不拔地約訪,她理解:“做什么都不容易啊?!本枚弥?,她非常清楚記者的來來往往和新聞業的大事小情。
連鎖咖啡廳在龐大的購物中心邊緣,她坐在靠落地窗的位置。這里之前賣運動服裝,對面曾經是其他牌子的咖啡廳,眼下賣鞋子。鄰居的生意大致調換了一圈,她再次感慨:“生存不容易啊?!?/p>
“不容易”好像范雨素的口頭語,和她的人生經歷分不開。2017年,她在自述體文章《我是范雨素》開頭寫道:“我的生命是一本不忍卒讀的書。命運把我裝訂得極為拙劣?!币淮卧L談中,她機智地附上了更新:“只是封面從簡裝變成精裝了?!鄙畹轿迨畾q,她更能覺察稍縱即逝的滋味。
范雨素很快因這篇文章出名,瀏覽量24小時內達到了十萬加,出人意料地成為現象級“爆款”。文章翻譯成日文,發表在日本雜志上。稿費是兩張茶色的一萬日元大鈔,她去附近的中國銀行兌換成了1200元人民幣。一位去日本研習性別問題的中國男孩還找她聊天,他觀察到男孩子找工作容易很多,希望能從學問里找到答案。
和大哥住在家鄉的母親不會用智能手機,知道范雨素“出名”,卻不大清楚具體情況。母親從前是意志堅定的婦女干部,八十七歲,身體很好,對世界已經釋然。早逝的父親讀過軍校,但放棄了軍隊工作,修理對象從飛機轉向拖拉機。種種家庭變故,范雨素在小說《久別重逢》里描述得非常充分。這本小說是我們見面的主要原因,購物中心的音樂不免喧囂,好在不至于影響交談。
說起來,萬物復蘇時,吵鬧都可能令人快活。范雨素有時顯得出神,目光轉向無關的方向。你很快就能知道,她仍舊思索著遣詞。當然,更多時間花在了熱烈的回憶與討論上。
《久別重逢》可能是范雨素唯一一本長篇小說,在出名前就已經寫好,遲遲沒有分享給其他人。
一次遠行
范雨素在北京度過了春節。她來這座城市三十年了,經歷豐富,總在文章里出現的孩子們都很好。大女兒上班,小女兒在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胡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