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全鏈條打擊:非法“尋車”的罪與罰
李明設計的“JTC”可繞過“捷停車”等二十多個停車平臺的系統安全防護機制,獲取包括停車位置、停車場名稱、進入停車場時間等停車信息。不僅可以獲取車輛的即時信息,還能獲取停車平臺儲存這一車輛的歷史信息。
犯罪進入了小鏈條或者細鏈條的狀態?!斑@種短平快、分工簡單、靈活游擊化的個人合作鏈條可能是未來網絡犯罪的主要模式,也是精細治理和打擊的重點?!?有人接單后并不知曉上家是誰,抓捕后他也說不清楚。
責任編輯:錢昊平
2018年9月17日,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網絡安全博覽會在世紀城新會展中心舉行。
車主不知情、車輛被安裝GPS的報道屢見不鮮,王一博、羅云熙等明星都經歷過。
這種行為到底是不是犯罪?2023年3月24日,南京市鼓樓區人民法院給出答案:該院公開審理兩名尋車業務經營者和技術開發人員,并當庭以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判處被告人黃逸、李明有期徒刑四年十一個月和三年三個月,分別處罰金人民幣120萬元和25萬元。另一被告人謝煦被另案處理,案件尚未開庭。
鼓樓區法院相關人員對南方周末記者表示,這是全國首例全鏈條打擊侵犯公民停車信息案。南方周末記者通過裁判文書網搜索,發現此前各地懲處的均是安裝GPS設備的人員,并未涉及收集車輛停放信息的提供者。此案則懲處了背后車輛信息的收集者及技術開發人員。
清華大學法學院個人信息保護與數據權利研究中心主任程嘯教授也是首次聽到“全鏈條打擊”,他表示,目前很多個人信息侵權和犯罪案件僅打擊非法使用者,很難查出背后的個人信息非法收集和非法出售者,此次全鏈條打擊能夠有效震懾侵害個人信息的犯罪分子。
提供車牌號即可批量查詢
被告人謝煦從2014年開始從事汽車按揭貸款業務,由于經營不善,公司倒閉。此間出現過車主未還完貸款卻攜車跑路的情況,他判斷,市場上存在尋車需求。
謝煦由此開始在深圳經營查找失聯汽車的業務。聊天記錄和轉賬記錄顯示,他還有兩個合作伙伴,三人的合作始于2020年6月,具體分工是:謝煦聯絡客戶,李明負責程序的管理與優化,黃逸負責安裝GPS設備。
此前的業務給謝煦積累了一些客戶資源,他接受“委托”后便查找他客戶提供的車輛信息。由于缺乏技術基礎,經朋友介紹,謝煦聯系了黃逸。小學畢業的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星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