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水河左岸的三品,四季,七年
地處川滇黔深山高崖之中的赤水河,蜿蜒四百多公里,流經區域誕生了中國兩大醬香白酒、大小數十種名酒以及不計其數的酒廠和作坊,占據了中國名酒的半壁江山。其中,醬香型白酒80%以上的產能誕生于此,以營收產出計,已達到幾千億元。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的長江支流,滋養了中國白酒的骨與血。赤水河川黔交界處百米高的石壁上,三個蒼勁有力的摩崖石刻漢字“美酒河”,是世人視赤水河為“釀酒寶地”的共識。
川鹽入黔,給地處深山的赤水河二郎灘帶來了商業發展的契機。清末,鄧惠川來到二郎鎮開辦“絮志酒廠”,所釀“回沙郎酒”跟隨川黔古鹽道走出二郎灘,蜀中盡道多佳釀,更數郎酒味悠長。
郎酒莊園全貌
一杯陳化生香的高品質醬香郎酒,蘊含了“天時、地利、人和”的三才智慧,浸潤了從品質、品牌,到品味的閉環生態,“三才”與“三品”之美,使這縷醬香飄香世界。
始于春天的故事
原糧的品質是郎酒釀酒的首道關卡,伏筆埋于春天。
自古以來,國人農耕勞作一直順應天時之道,遵循四時而作。酒作為農業生產的衍生物,盡顯“順天時,量地利,則用力少而成功多”的勞動智慧。
守好米紅梁原料這道關,是郎酒人的大事。郎酒人總是說,“田間地頭才是我們的第一生產車間”,米紅粱這一“天選原糧”對郎酒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春分,四川省瀘州市古藺縣二郎鎮落山村,村民們忙著給郎酒專用的米紅粱育苗,點高粱籽、培土翻土、覆蓋細土……不出時日,米紅粱青翠的幼苗就會快速拔節而起,長出四五片葉子。4月春意正酣,田間地頭里,種植戶嫻熟地移栽米紅粱的秧苗;待到5月,地里的米紅粱長出苗,向上延伸約摸30厘米,搖曳隨風。距離米紅梁成熟被收割,還要再等待3個月的時間。
“一方水土一方酒”,其中“水土”不僅包括字面所指的當地氣候、地理條件、水源、微生物群等,還包括了作物。米紅粱是川南地區特有的一種糯高粱,產自赤水河流域海拔1000米以上高山。米紅粱粒小皮厚,久嚼不爛,其支鏈淀粉含量98%以上,遠高于其他地區的65%至81%,因此它并不適宜被當成主糧食用,正是這樣的屬性,成就了它的另一種使命——好糧出好酒,米紅梁經得住釀造頂級醬酒所要經受的“錘打”。
時間來到8月盛夏,二郎鎮落山村迎來最美的時節。一串串殷紅的穗頭似紅珠帽,火焰般的艷紅浸染了整片高粱地。村民向洪書和同伴們結伴穿行在高粱叢里,這是屬于他們的“豐收”時間。二郎鎮上萬畝高粱全面開鐮收割,向洪書家十多畝的米紅粱田地,足夠讓他們一家忙上二十多天。
向洪書是二郎鎮上眾多高粱種植戶的一員,他們極好地利用當地的自然氣候規律,春種夏收,在郎酒的技術指導下,種出來的高品質米紅粱將用于郎酒釀造生產。糧為酒之肉,釀酒用的糧食對白酒的風味呈現有著重要的影響,它也直接影響著酒質和出酒率。只有顆粒飽滿、色澤紅潤、沒有農藥殘留的米紅粱,才有資格踏上升華為滴滴郎酒的旅程。
大自然賦予郎酒風物之盛,而郎酒人始終堅信的“事在人為”,則進一步為其注入了更高品質的品牌靈魂。
2022年3月,郎酒發布《郎酒醬香產品企業內控準則》。其中可以查閱到其對糯紅高粱的品種、種植區域、種植規范、驗收標準進行了明確規范。以原糧為例,近年來,郎酒和四川農科院水稻高粱研究所合作,針對郎酒醬香型白酒釀造的品質需求,在川南本地糯高粱基礎上,培育出郎酒專用米紅粱“郎糯紅19號”。準則發布一年后,474個“米紅粱基地示范村”的62萬余畝專用糯紅高粱高標準驗收,從源頭保障品質穩定。
四季循生,生生不息
釀酒,是古人通過觀察自然發酵現象而逐漸掌握的一種人工發酵的工藝。
在郎酒的三種主要原料里,除優質水源、米紅粱外,還有一個就是優質的軟質小麥。軟質小麥,面筋少、適口性差,如果用來做面食,就完全沒法和北方硬質小麥比,但它在發酵世界里,卻是一個“狠角色”:它是制作酒曲的原材料,小麥決定酒曲優劣,而酒曲優劣,則直接關系著基酒的品質。
在米紅粱成熟之前,小麥先一步成熟上市。
每年端午前后,赤水河左岸二郎灘氣溫升高,雨水增多,形成了高溫與潮濕的氣候環境,這也促使空氣中有益微生物日漸活躍,釀酒人知道,又到了一年中制曲發酵的最佳時節。
端午是制曲的天時,更是釀酒的天時。
金黃的軟質小麥被打捆運往制曲車間,接下來的工作,就交給了聶靜和她的工友們,這也意味著二郎灘頭正式開啟了新酒“生在赤水河”為期一年的生產周期。
聶靜是郎酒制曲車間的一名制曲女工,已經在這個崗位上堅守了近10年時間。每年端午節,就是聶靜與工友們最忙碌的時候?!案邷刂魄笔莻鹘y醬酒生產工藝的特點之一,最高溫品通??刂圃?0℃以上,濕度可達100%,聶靜和工友們常常汗流浹背,然而,只有在高溫時間長、波動小,高溫高濕的環境下,才能生產出品質優良的酒曲。
一塊合格曲塊的模樣是中間高、四周低、呈龜背形,四邊緊、中間松、表面光滑無裂紋。沒有日積月累的經驗,踩不好曲塊。聶靜曾大概計算過一天的工作量,女工們平均每人每天要踩出180個合格的曲塊,單是聶靜腳下踩出來的曲塊,堆起來都差不多有8層樓高。
為了獲得更多的優質黃曲,女工們還要實時檢查曲藥發酵情況并據此進行三次翻曲,經由制曲人不斷勞作,踩制成型,發酵成曲……這是郎酒醬香風味突出的奧秘所在,亦是釀制優質醬香型白酒的基本保障。
重陽時節,高山上的米紅粱完成收割,赤水河經過夏季暴雨沖刷,由赤紅變得清澈,大自然的時針指向了“釀酒”的最佳時刻。
在傳統古法技藝的指導下,兩次投糧“下沙”“插沙”過程依然繁復且不可輕視。以其中“上甑”這一環節舉例,38歲的郎酒酒工丁仿利,經過十多個春夏秋冬的重復與總結,才逐漸掌握了“耳聽甑鍋穿氣聲,眼看酒花識濃度”的訣竅。
郎酒工廠,工人們遵古法釀制工序生產
投糧過后,米紅粱經歷9次蒸煮、8次加曲發酵、7次蒸餾取酒的生產發酵過程,經過精心勾調,一年生產周期才算完成。接下來,新酒還將輾轉天寶峰數萬只陶壇,千憶回香谷里的88個巨型儲酒罐,并被置于金樽堡陶壇庫保存,再進入全球最大的天然儲酒洞天寶洞靜養修行,經由時間造化,化得醇香無窮。
郎酒莊園天寶峰
2022年,郎酒6萬噸醬香酒投糧、吳家溝釀酒區全面投產,產能儲能達到歷史最佳水平?,F在的郎酒 “天寶”“地寶”“仁和”三大天然洞藏洞庫,已經能夠提供18萬噸高端醬酒儲能,預計到2026年,郎酒不同年份基酒儲量將達到30萬噸規模。
強大的產能和儲能,給了郎酒“七年生香”的底氣。郎酒人遵循古法常變常新,也是一場自我的進化修行。
從自然界的酒被人們發現,到曲蘗制造技藝的發明;從黃帝湯液醴酪之論,到漢代九醞酒法;從液態發酵到固態發酵,從液態蒸餾到固態蒸餾……無不體現著科技創新對中國白酒產業的驅動和引導。郎酒以“基礎性研究”和“應用型研究”為兩大方向,科研人員深入田間地頭,科學結合產、學、研,涵蓋釀儲全環節,為郎酒品質工程建設提供了強大的智力支持。
共享郎酒之美
堅持古法,科學釀造,是郎酒與自然、與人、與市場的共生共進之道。
落到一個個具體的環節當中,則是郎酒對卓越品質、極致品牌、優雅品味的追求。2020年,郎酒正式發布了“品質、品牌、品味”的三品戰略,定調“郎酒三品”是郎酒之魂、莊園之魂,是郎酒百年發展的核心定位。
2021年,首屆郎酒品牌盛會“三品節”舉辦,“三品”集大成者郎酒莊園隨之亮相。伴隨莊園面向全社會開放,郎酒選擇了一條“透明”的品質之路,接受來自社會各界的審視和監督。
而2022年郎酒發布的一份“自揭家底”的《醬香產品企業內控準則》,則揭開了醬酒工藝復雜的面紗,讓郎酒的“透明”,不再只是物理層面上的體現,更是對品質的更高追求。這是郎酒對自身品質的硬約束、一份長期的行動綱領,對于整個白酒行業來說,這只風向標,或許將使行業進入一個有更高標準、更高要求的時代。
第三屆郎酒莊園三品節現場
2023年是“三品節”持續舉辦的第三年。在剛剛過去的4月14日,郎酒又提出了新的思考——持續不斷為郎酒品質、品牌、品味做加法,為大家的美好生活做乘法。以全新的方式,建立起和社會各界對話的新模式,“大家的郎酒”促成了幕后工匠與白酒愛好者直接對話的契機,讓社會各界一同見證郎酒發展,共創共享郎酒成果,奔赴品質美好生活。
一聲“大家的郎酒”,是現場頒出的729個團體/個人獎項,獎勵對象包含科研團隊、高粱種植基地示范村、郎酒合作伙伴……以鼓勵所有人長期為郎酒的品質、品牌、品味提升而努力。首個大獎頒給了以產、學、研結合為郎酒品質工程建設提供智力支持的科研團隊,從科技進步中探索釀好酒的更多可能;另外,郎酒繼續大規模向種植糯紅高粱的村集體頒獎,共40個示范村獲得“本地高粱基地建設優秀示范村”獎,是它們從“第一生產車間”為郎酒品質保駕護航。
一聲“大家的郎酒”,是特別設置的20個“郎酒Fans獎”,以感謝為郎酒建言獻策、關注支持郎酒的郎酒Fans。2022年,青花郎發起#青花郎大好河山攝影大賽#微博話題征集活動,今年3月,青花郎“走遍大好河山攝影大賽”,留下數以萬計的優秀作品,品牌和消費者共創出“我們的節日”。
一聲“大家的郎酒”,不僅是一次次美好的邀約與相聚,更是郎酒對品質、品牌、品味十分的自信與十足的底氣。在竭力向“極致”靠近的道路上,郎酒已經逐步樹立起高端白酒的價值標桿。
三年三品,不僅是郎酒的一座里程碑,更是一個新的原點。一方面,它是郎酒向極致靠近的表達;另一方面,它又是郎酒百年大計立下的標準,向市場的承諾:“我們的郎酒,當是如此?!?/span>
或許可以說,哲學“三才”是郎酒立身的指導,郎酒“三品”則是郎酒繼往開來、續寫新篇的新時代根基。二者珠璧交輝,神采飛揚中國郎的壯美華章仍在奮力書寫。
匠心匠企,歷久彌珍。郎酒之夢,不休不止。
文章配圖均由郎酒官方提供
網絡編輯:kuangy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