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領導錄取為本校博士:學術乃天下公器,應力避利益沖突與近親繁殖丨快評
高校應審慎思考“教職員工報考本校碩博”帶來的利益沖突與近親繁殖問題。行政管理人員報考本校碩博,難免產生利益沖突,也極易產生權力通吃問題,有礙招考公平公正,此次青海民族大學的風波就屬于這種情況;而高校教師報考本校碩博,也一樣會產生利益沖突,并為學術近親繁殖敞開大門,催生更多的“學閥”與裙帶關系,不利于高校長遠的發展
(本文首發于2023年4月20日《南方周末》)
責任編輯:陳愷辰
近日,一則“校領導錄取為本校博士”的新聞引發關注:青海民族大學校領導阿進錄擬錄取為該校2023年民族學博士研究生,且在擬錄取的6名考生中成績排名第一。錄取信息4月9日在網上公示之后,引發輿論關注。
位高權重的學校領導報考本校博士又“高中榜首”,自然引發不少聯想與質疑。誠如網友所說,“這是裁判也當運動員”“考官敢給領導打低分嗎”。除此之外,外界也質疑了其年齡資格問題。
面對紛至沓來的輿論壓力與公眾質疑,4月13日青海民族大學官網貼出公告,“經復核,阿進錄不符合我校博士研究生報考條件,取消其擬錄取博士研究生資格”。這起風波雖然暫時告一段落,但仍有一些問題值得探討。
其一,便是高校招生中的利益沖突問題。根據學校貼出的“擬錄取公示”,當事人以最終成績81.40分進入擬錄取名單,可見其參加的是民族學博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