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嬰靜脈泵入配方奶:護士是否故意應徹查,從下到上責任也應厘清丨快評
在整個過程中,顏某在事先疏于查對,事后又未能及時匯報,“操作失誤”與“醫療差錯”并沒有十足的說服力。如果衛健委“無法證實存在故意行為”的說法成立,那么同樣地,衛健委也“無法證實不存在故意行為”。當事人“其行為是一個謎”的質疑是成立的,值得進一步調查。
責任編輯:陳斌
一紙判決書,讓一起塵封三年的醫療事故重新進入公眾視野。據《華商報》報道,家住南京市鼓樓區的高齡母親劉芳芳(化名)于2020年5月10日在鼓樓區某醫院剖宮產誕下一名男嬰。孩子出生時體重偏輕,劉芳芳依照醫院的建議,將孩子送往南京兒童醫院養護。
然而就在同年6月1日,醫院告知劉芳芳,說孩子狀況不好要轉到新生兒重癥監護室去。后來劉芳芳才知道,孩子轉科室的真正原因,其實是護士顏某在孩子的靜脈血管中泵入了配方奶。根據劉芳芳的說法,他們獲知真相時已是6月5日,也就是說被醫院集體隱瞞了五天之久。
南京市衛健委2021年1月25日出具行政處罰決定書,對護士顏某作出警告和罰款5萬元的行政處罰決定。對醫生蔣某和科室主任唐某等7人,進行警告并罰款1萬至3萬元。南京市衛健委表示,他們調查證實護士行為存在操作失誤,構成醫療差錯,無法證實存在故意行為。
具備醫學專業知識的劉芳芳不服,要求法院撤銷這個處罰決定并重新作出行政處罰。2022年11月7日,南京江北新區法院一審判決劉芳芳勝訴。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