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斯夫大中華區總裁樓劍鋒:統一碳足跡核算標準
2023年中國的銷售額預計占全球的15%,和中國市場的體量相比,巴斯夫的投資還不夠。
今后5年,巴斯夫1/3的投資都在湛江。
發自:深圳
責任編輯:馮葉
湛江項目建成后,將成為巴斯夫在全球的第三大一體化生產基地。
2023年4月17日至20日,2023國際橡塑展(Chinaplas)在深圳舉辦,德國化工巨頭巴斯夫出現在17號展廳。巴斯夫是全球第一大化學品制造商,有150多年歷史,產品包括塑料、涂料、油墨、膠粘劑和農藥等。
俄烏沖突導致能源價格高漲,巴斯夫面臨新的挑戰。4月12日,巴斯夫發布2023年一季度初步財報,其中,銷售額為199.91億歐元,同比降低13.4%;不計特殊項目的息稅前利潤預計為19.31億歐元,同比下降31.5%。
與此同時,巴斯夫正加大對中國的投資。2022年,巴斯夫在廣東湛江建設的一體化生產基地首套裝置正式投產,目前正在推進后續建設。到2030年,該項目總投資額將達到100億歐元,建成后將成為巴斯夫在全球的第三大一體化生產基地,僅次于德國路德維希港和比利時安特衛普生產基地。
針對巴斯夫在全球尤其是中國的發展,參展期間,南方周末記者專訪了巴斯夫大中華區董事長兼總裁樓劍鋒。
巴斯夫大中華區總裁樓劍鋒。
減少天然氣依賴
南方周末:2023年一季度和2022年,巴斯夫的利潤均有所下降,什么原因?
樓劍鋒:很大原因是能源價格上漲,成本提高。特別是在歐洲,巴斯夫用的天然氣是北溪一號、二號直接送過來的,俄烏沖突暴發以后,天然氣供給受到影響,石油、天然氣等大宗產品價格都在上揚,電費等能源費用高漲。巴斯夫全球最大的基地在德國路德維希港,成本提高后,競爭力也沒有以前強。
另外受新冠疫情和通貨膨脹影響,老百姓消費意識不強,需求也比較弱,成本上漲的部分不能轉移給下游客戶,造成利潤有所下降。
南方周末:能源價格提高對成本影響有多大?
樓劍鋒:歐洲天然氣的價格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胡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