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死亡課上,他們請學生“常去殯儀館看看”

教師與學生在課堂上探討死亡,在殯儀館、墓地體悟死亡,共同抵御死亡恐懼……高校里的死亡教育,名為談死,實為論生。

責任編輯:譚暢

電影《入殮師》劇照。 (資料圖/圖)

聽見南腔北調的真故事,遇見南來北往的社會人。南方周末的聽眾朋友,你們好,歡迎收聽南周播客《社會人》。

每年4月的清明節,寄托了人們對逝去之人的哀思。生活中,我們常常忌諱談論死亡,但人終有一死,如何面對死亡是每一個人的必修課。正如法國作家蒙田所說,“誰教會人死亡,誰就教會人生活”。

2000年,廣州大學教師胡宜安率先在國內高校開設《生死學》課程。此后,死亡教育越來越多地走進大學校園,教師與學生在課堂上探討死亡,在殯儀館、墓地體悟死亡,共同抵御死亡恐懼。

“人們的死亡恐懼往往不是因為死本身有多么痛苦,而是因為沒有充分地活過,到死的時候很遺憾?!?2006年起開設《死亡文化與生死教育》課程的山東大學教師王云嶺這樣說。

本期節目,我們邀請了這兩位死亡教育的先行者。他們的教學故事名為談死,實為論生。

【本期嘉賓】

廣州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胡宜安(左)、山東大學基礎醫學院副教授王云嶺(右)。 (受訪者供圖/圖)

剪輯:王麗媛

運營:廖志純、王麗媛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