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聚德連續三年虧損,老字號賣不動烤鴨了?
烤鴨之所以賣不動,歸根結底,全聚德與市場存在脫節。老字號的價值在“老”,出路恰恰在“新”,應不斷結合時代新的消費需求,精準滿足消費者尤其是年輕消費者的口味。
“知道”(nz_zhidao)跟你談談,烤鴨怎么賣不動了。
責任編輯:劉韻珊
(IC photo / 圖)
提起“全聚德”,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人們一說起烤鴨,條件反射就會想起全聚德:酥脆的外皮,肥而不膩的鴨肉,搭配上薄嫩的春餅、香甜的面醬、翠綠的黃瓜和雪白的大蔥,美味無窮。
然而,以烤鴨馳名中外的全聚德,業績卻面臨不少挑戰。近日,全聚德公告稱,2022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7.19億元,凈虧損為2.78億元,這較2021年1.5億元的虧損進一步擴大。這已經是全聚德連續第三年虧損。
對159歲的全聚德而言,曾經貴為“國宴”,如今遭遇了怎樣的困境?老字號們該如何求變?
“國宴”的榮光
全聚德的創始人叫楊全仁,河北冀州人,1834年,十多歲的他因逃荒來到京城。初到北京的他,從放養鴨子干起,后來就做起了生雞生鴨的買賣。少年時的楊全仁一直渴望能夠擁有一家屬于自己的烤鴨店。
這一等就是30年。1864年,楊全仁傾其所有盤下了一家名叫“德聚全”的干鮮果鋪。他請來一位風水先生看風水,立“全聚德”為新字號。這一年,全聚德正式開張。
全聚德剛開張時,北京城已經有多家烤鴨店,生意都很紅火。為了讓全聚德做出自己的特色,楊全仁經過仔細尋訪,重金禮聘曾在清宮御膳房當差、專司掛爐燒烤的孫師傅。孫師傅到全聚德后,將原來爐灶進行改進,新爐爐身高大,爐膛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