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關系的定位
如果俄羅斯在短期內不盡快發展遠東的話,那么用不了幾十年,那兒的人都要講漢語、日語和韓語了。但莫斯科面臨的實際困境是,遠東地區要依靠中國的經濟、貿易浸透才能發展起來
責任編輯:劉小磊
■夜讀札記
近來讀了一本關于中俄關系的著作,書名是《方便軸心:莫斯科、北京及其新的區域政治學》(Axis of Convenience: Moscow, Beijing, and The New Geopolitics,同樣由布魯金斯學會出版社出版),作者是BoBo Lo。Lo是華裔澳大利亞著名俄羅斯問題專家。他曾在1995年至1999年間,擔任澳大利亞駐莫斯科大使館一秘及使團副總領。2008年3月起,他出任英國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俄羅斯與歐亞研究中心主任。
BoBo Lo這部新著之所以引起筆者的極大興趣,是因為他在書中較為透徹地分析了目前中俄兩國關系出現的新變化,作者貫穿始終地認為,中俄之間“戰略伙伴關系”只屬于兩國外交關系中的政治界定層面,而非實際戰略或能為兩國根本利益帶來更大實際利益的務實層面。之所以如此,作者認為是由于中俄之間存在著不斷加深的相互猜疑而造成的。
概括而論,作者是這樣分析的:自蘇聯解體后,前蘇聯(“獨聯體”)作為世界的一極,因政治搖擺、經濟崩潰、軍事衰退和社會動蕩,已經喪失了與西方世界抗衡的能力。這種現實狀況直到普京擔任俄羅斯總統后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莫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