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籽西瓜的“籽”去哪兒了
理論上,讓二倍體西瓜和四倍體西瓜雜交之后,就得到了不可育的三倍體西瓜,也就是無籽西瓜;實踐中,西瓜的育種卻有著曲折的歷程。
責任編輯:朱力遠
西瓜的祖先是“苦瓜”
現代的西瓜脆甜多汁,有夏季水果之王的美譽。馬克·吐溫在小說《傻瓜威爾遜》中寫道:它是這個世界上所有珍品中的魁首,是上帝恩典給地球所有水果的王。當一個人品嘗到西瓜,他就會知道天使們享用的是什么了。不過,如果讓天使們品嘗最早的西瓜,恐怕他們是不會感到快樂的。
科學家普遍認為西瓜是在非洲馴化而來,其中非洲東北部最有可能是西瓜的馴化中心??脊艑W家在距今5000年前的利比亞考古遺址中發現了野生西瓜籽,在4300多年前的埃及墓葬中發現繪有類似現代西瓜的壁畫,而且之后的多個埃及墓葬也出土了西瓜籽及其他西瓜的遺存,其中包括公元前14世紀的埃及法老圖坦卡蒙金字塔墓葬。關于西瓜最早的文字記載來自《圣經》,顯示在公元前13世紀之前,西瓜已經成為埃及非常常見的食物,連在埃及受奴役的古猶太人都能經常吃到?;蚪M比對結果顯示,蘇丹一種野生西瓜與現代栽培西瓜親緣關系最近,不過這種野生西瓜肉呈白色,不太甜,主要用作飼料。
野生的西瓜是一種小而圓的葫蘆科植物,外皮堅硬、瓜瓤多呈白色,味道苦澀。野生西瓜之所以味苦,主要是其含有大量的葫蘆素。這也是它們的防身術,食草動物可不太愿意去吃苦澀的食物,因此野生西瓜才得以繁衍生息。同樣的原因,野生的黃瓜、南瓜、冬瓜、甜瓜、西葫蘆、苦瓜等葫蘆科植物也都是苦澀的,苦瓜至今仍然保留苦味。
好在控制西瓜苦味的基因只有一個,而且這個基因可能在四千多年前發生了突變,導致野生西瓜苦味消失,甜味增加。碰巧非洲人發現了這種不苦的西瓜,于是將其繁殖起來,并不斷對其甜度、大小、瓜瓤顏色等性狀進行選擇,無意中將一些有利基因保留了下來,逐漸馴化成后來廣泛栽培的甜西瓜。
各種各樣的野生西瓜。
栽培西瓜至少是在公元前后從非洲東北部傳播至地中海沿岸國家,繼而進入歐洲大陸和亞洲大陸。公元16世紀和18世紀,歐洲殖民者分別將西瓜帶到美洲和大洋洲。公元9-10世紀,栽培型西瓜傳至中國西北和東北的少數民族統治地區,隨后很快經由絲綢之路傳入中原地區,這也正是西瓜中文名字的由來。明代徐光啟在《農政全書》中就說:“西瓜,種出西域,故名”。經明清兩代發展,西瓜已在全國大多數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星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