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中國3月出口超預期增長
雖然受貿易保護主義和逆全球化的影響,全球供應鏈正在深刻調整,但中國的全產業鏈優勢、高效的物流運輸、高素質的產業工人使得中國在全球貿易中的地位進一步鞏固,令中國出口更具韌性。
東盟作為中國第一大出口目的地,在中美貿易中扮演了“中間商”的角色,數據顯示,美國自中國和東盟的進口在總進口中的占比基本維持穩定。
責任編輯:陳雅峰
2023年1月27日,一艘集裝箱貨輪在青島港前灣集裝箱碼頭裝卸貨物
中國3月出口增長14.8%,顯著高于萬德咨詢(Wind)一致預期的下降5%,累計同比增速從1-2月的-7.2%大幅收窄至-0.4%。一季度出口季調后環比增速為-8.5%,顯著好于2014-2019年同期的-18.9%。出口的超預期增長,也是一季度中國經濟超預期增長的主要原因。
貿易伙伴多元化
從貿易伙伴來看,更趨多元化,體現在:一是RCEP(簽署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即RCEP的共有15個成員國,包括東盟10國和中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新西蘭)持續釋放政策紅利,中國對東盟國家出口維持較高增速,3月同比增35.4%,貢獻率達36%。二是全面恢復通關促進了經香港的轉口貿易,3月對香港地區出口同比增16.7%,貢獻率約為11%。三是中俄貿易聯系更為緊密,中國對俄羅斯出口大幅增加,3月同比增長136.4%,貢獻率約為13%。四是對歐美地區出口增速回升,3月對美國出口增速由1-2月的-21.8%大幅收窄至-7.7%,3月對歐盟國家出口同比增速轉正,同比增長3.4%。
從產品種類來看,勞動密集型增速顯著回升,同比增15%,2月為降17.4%,其中箱包、鞋靴、服裝、玩具、塑料制品同比分別增90%、32%、32%、31%和27%。機電產品出口同比轉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趙立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