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國銀:追本溯源,警惕將ESG簡單化

如果說過去40年國內CSR主要措施是宣傳、培訓、慈善、認證及報告等企業運營外圍活動,接下來CSR將逐步升級企業戰略和業務要求。

1953年美國經濟學家霍華德·鮑恩(Howard.R.Bowen)出版了《商人的社會責任》提出“企業管理者的任務就是平衡不同主體間的需求,這些主體包括員工、顧客、供應商、社區,以及國家?!边@本書被認為是現代企業社會責任研究的開山之作,鮑恩也因此被視為現代企業社會責任之父。

2012年,周國銀幾經周折聯系到作者的后人,獲得了該書的中文版權,組織專家翻譯出版。當時,他已在CSR領域工作20年,在華為從事CSR工作,隨后接受國際電子工業聯接協會(IPC)委托組建IPC-1401標準技術組,分別在2017年和2021年發布了IPC-1401 CSR標準的兩個版本,這是第一份由中國專家主導的IPC國際標準。

本期對話,我們從CSR運動起源談起,分析CSR發展過程中的變化,反思一些熱點現象背后的邏輯和問題,在熱潮中保持清醒的頭腦,推動企業社會責任實踐向深向實。

從源頭洞察CSR本義

南方周末:你之前演講中說“現代CSR實踐開始于1991年”,為什么是這個時間,發生了什么?

周國銀:回顧全球CSR演變過程,1991年是一個里程碑。在這一年,全球化最早的一批企業,如耐克、李維斯和彪馬等先后發布了供應商行為準則,作為采購協議的組成部分,要求其全球供應商簽署并遵守,這一企業自律的做法延續至今,擴展到所有行業。

中國的CSR發展也源于國外品牌對中國企業審核。過去只有政府對企業的勞動、安全及環保等方面進行監管,在全球化背景下,跨國公司將相關要求納入采購協議,并持續監管供應商,這樣被動地開始了中國的CSR運動。

南方周末:來自跨國公司的CSR要求,對中國企業產生了哪些影響?

周國銀:CSR概念從1990年代初進入中國,1997年開始推出SA8000社會責任認證,在2000年前后曾在國內引發一些猜疑和抵制,直到2006年中國提出和諧社會和科學發展觀才有所改變。

來自國外客戶的CSR運動客觀上推動了國內勞動法、安全法及環保法規的落實,改善了員工工作條件,減少了環境污染。與此同時,也激活了國內CSR運動,各種組織尤其是媒體,大力推廣CSR,開展CSR研究、倡導、評選、標準及教育,出現了第一批CSR專門服務機構,也為中國企業走出去提前熟悉了國際規則。

南方周末:為什么想要翻譯引進半個多世紀前的著作《商人的社會責任》,前后經過是怎樣的?

周國銀:研究CSR的人都避不開引述最多的CSR開山之作《商人的社會責任》一書,但大多數人并沒有親眼見過,該書1953年出版后一直沒有再版,存世不多。

2004年我讀人民大學碩士研究生課程,論文題目是CSR戰略演變及成熟度研究,系統地研究了全球CSR起源、演變及成熟度模型,關注到此書。我通過該書出版社、作者生前工作的大學及同事,輾轉找到該書版權人,也是作者的長子,他正與一名法國教授商討出版法文版,也非常支持我的提議。

拿到該書版權許可后,我多方咨詢國內專家,得到很多專家的大力支持,尤其是參與翻譯和校對的肖紅軍、王曉光、李偉陽、鄭若娟、陶野等專家,2015年由經濟管理出版社出版,時隔60年后,這本書分別在美國、法國和中國再版面世。

對于從事企業管理、可持續發展、ESG研究投資的人員,值得看看這本書,可以看到經濟學家對商業價值的反思。

南方周末:《IPC-1401企業社會責任管理體系標準》出臺的背景和應用情況如何?

周國銀:國際電子工業聯接協會(IPC)成立于1957年,先后制定和發布了300多份覆蓋電子制造各個環節的行業標準。2014年,IPC協會委托華為公司,由我牽頭組建IPC-1401 CSR標準技術組,先后組織了來自20多個行業協會和300多家企業的400多名專家志愿者參與,在提煉全球CSR最佳實踐的基礎上,2017年發布首版標準,2021年發布第二版,這是第一個由中國專家發起制定的IPC國際標準,也是第一個真正的CSR管理體系國際標準。

IPC-1401 CSR管理體系標準從企業用戶的視角,采用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標準框架,提出了一些開創性的概念和操作性的指引,強調CSR是產品屬性和價值鏈屬性,要求企業對照法律法規、道德規范、行業標準、客戶要求及自身需求等5層合規義務,開展CSR風險和機遇分析,通過CSR創新提升企業差異化競爭優勢。

IPC協會非常重視IPC-1401標準,先后組織10多場專題培訓,參加培訓的人員近5000人,華為、富士施樂和富士康等企業還組織內部培訓和供應商培訓,將IPC-1401標準用于內部管理和供應商CSR評估。近期,IPC成立了全球可持續電子領導力理事會,決定將IPC-1401標準免費開放,后續將與其他機構合作推廣,在時機成熟時可以開展認證服務。

從商業道德上升到業務戰略

南方周末:從全球到中國,社會責任發展有哪些新趨勢?

周國銀:從全球來看,從企業自律和行業自律階段升級為政府監管和長臂管轄階段,CSR全面融入全球經濟、貿易、金融及國際合作領域。歐美國家已經制定企業ESG盡責管理法規、ESG信息披露法規、可持續債券分類法規及強迫勞動產品禁令等,違反這些法規將會導致貿易限制或處罰。過去人們將CSR僅僅視為商業道德議題,今后CSR將逐漸升級為法律和業務戰略議題。

從國內來看,中國經濟經過40年的高速發展,進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CSR議題也進入主流議程,關注CSR的層級和部門不斷升級,2014年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加強企業社會責任立法”,消費升級將促進可持續產品發展,00后新生代“整頓職場”也會快速升級職場文化。

企業層面,如果說過去40年國內CSR主要措施是宣傳、培訓、慈善、審核、評級、認證及報告等企業運營外圍活動,接下來CSR措施將由外圍到核心逐步進化,重點是如何建立CSR盡責管理體系,將CSR融入企業戰略和各核心職能日常運營;如何更加深入、更加直接與消費者、投資者、員工和其他利益相關方對話和交流;如何在企業全球運營范圍和全球供應鏈推行CSR盡責管理。

南方周末:這種趨勢之下,全球價值鏈上的領先企業需要注意哪些事情?

周國銀:全球價值鏈上的領先企業多是深度參與國際貿易的龍頭企業及其供應商和合作伙伴,總體來看他們面臨以下5個方面的挑戰:

一是面臨歐美CSR長臂管轄法規監管,如何自證盡責管理合規;

二是面臨國外客戶CSR監管,如何落實客戶CSR協議要求;

三是面臨境內外證券交易所ESG報告要求,如何披露ESG信息;

四是面臨國內金融機構ESG監管,如何保持ESG績效及評級;

五是如何建立CSR盡責管理體系,將CSR融入戰略及運營,通過責任商業行為(RBC)、提供責任產品和服務(RPS),打造ESG硬實力,避免投機主義的漂綠或評級。

對于出口歐美市場的國內企業,尤其光伏等行業,一方面要盡快研究學習歐美ESG法規和國際標準,主動與客戶對話,理解客戶采購協議附加的ESG要求;另一方面快速導入國際公認的行業合規標準和IPC-1401標準,將CSR融入企業戰略及各職能活動之中。

當前ESG發展的四大問題

南方周末:如何看待當前ESG火爆的形勢?

周國銀:近期ESG火爆大致有幾個源頭,一是金融行業推進ESG投資,香港與新加坡資管機構競相強化ESG投資;二是國資委推進ESG體系,力爭2023年央企上市公司ESG報告披露全覆蓋;三是生態環境部設立ESG專項機構,向金融等領域延伸;四是多方ESG新勢力涌入ESG評級及咨詢服務領域,各類論壇會議炒熱了ESG。這些都有助于推進ESG實踐,但也出現以下幾個突出問題:

一、將ESG簡化為環保,甚至簡化為低碳。ESG源頭是UNGC(聯合國全球契約)10項原則,包括勞動、健康安全、環境保護和反腐敗等,環?;虻吞純H是其中一個小部分,以偏概全將導致自娛自樂。

二、將ESG簡化為ESG投資或報告。一些金融機構將ESG簡化為ESG投資,忽視自身ESG表現;一些企業重點關注外部評級或ESG報告,不關注產品和業務運營,甚至有ESG專業服務機構曝光違背ESG價值的丑聞。

三、將ESG簡化為ESG評級評獎,重外部評價而輕內部管理。不少企業組建了專門ESG組織應付外部評級需求,卻沒有在內部運營中推行ESG;有的企業ESG評級年年上升而ESG績效沒有實質改進,甚至發生重大違規事件。

四、過度宣傳ESG評級與財務績效的關聯度。其實ESG績效與企業短期財務績效之間存在不確定性,ESG評級與ESG績效之間也并非完全一致。一些金融機構基于營銷目的過度宣傳ESG評級,若3-5年內無法證明其價值,必然會大大降溫。

南方周末:對企業深入開展ESG實踐有哪些建議?

周國銀:當前多數企業ESG工作還處在被動響應的起步階段,尚未融入戰略和業務行動,尚顯碎片化。對于有意深入開展ESG的企業,以下幾點供參考:

一、理性認識ESG,在實質性議題評估的基礎上,首先預測和預防自身產品和運營活動可能造成的負面影響,不要放任負面影響,避免因ESG重大違規危及企業生存,這方面的案例已經出現不少。

二、導入國際公認的行業合規標準,如電子行業RBA準則和IPC-1401CSR管理體系標準,建立有效的盡責管理體系。

三、不要將ESG剝離出來只給單一的部門。要將ESG作為廣義質量的組成部分,納入企業戰略和日常運營,納入業務流程,納入所有職能主管考核指標。

四、與客戶和供應商合作,定期對標行業最佳實踐,通過ESG創新保持或提升市場競爭優勢。

2003年,南方周末首創發起企業社會責任調研項目,希望通過調研和榜單記錄中國企業乃至中國經濟的發展歷程。20年來,企業社會責任從一個小眾概念發展成為新時代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答題”;企業社會責任的內涵從公益慈善、依法納稅擴展成為創造經濟社會環境綜合價值;企業社會責任實踐從“寥寥先行者”的關注發展成為政府、行業商協會、媒體、社會組織、專家學者的多方推動。越來越多的企業將自身置于時代背景之下,為建設更好的世界而努力。

2023年,南方周末啟動中國企業社會責任調研20周年系列活動,將目光聚焦于中國企業社會責任發展道路上的見證者、參與者和推進者,希望通過企業調研、專家訪談、案例挖掘,探究中國企業的履責之路,從歷史的脈絡中解讀商業趨勢,洞見責任價值。

網絡編輯:伊責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