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里的王子復仇記
很明顯,哈里寫此書不是要陳述事實或澄清是非,而是要算舊賬。
責任編輯:劉小磊
哈里王子與他的自傳《備胎》(2023年1月出版)。
“什么都看出有問題”(see bad in everything)的評論天后馬爾科姆 (Janet Malcolm)認為,人物傳記的驚世駭俗、越軌違規本質(transgressive nature),是它能夠得到讀書人歡心的真正原因。這不無道理,但英國哈里王子(Prince Harry)的自傳提醒我們,人物傳記的“編造本質”(make-up nature),也是它與生俱來的求生手段。
“好兄弟,勤算賬”,哈里寫回憶錄《備用》(又譯《備胎》,英文 “Spare”),是要跟哥哥威廉和其他皇室成員算賬。更重要的,這是不折不扣、徹頭徹尾的“career move”。所謂“career move”,指個人為幫助其職業生涯發展所作的舉動或選擇。哈里與妻子梅根脫離英國皇室后,急于證明兩件事:一、他是反叛有因(a rebel with a cause);二、在揭露英國皇室以及上流社會的偽善這場戰爭中,他接過母親黛安娜的火炬,是真正的“torch bearer”。寫回憶錄,對建立他王子以外的個人品牌,起到關鍵作用。
作者的動機如此不純,讀者無法不對書的內容采取“不可盡信”的態度,英文的說法是“take it with a grain of salt ”(洋人認為要以毒攻毒,用“一粒鹽”對付“加鹽加醋”)。這其實也是常識。傳記在分類上屬非小說(non-fiction)的紀實文學,但隱惡揚善、寬己嚴人是不變的人性。難怪回憶錄往往驗證了加拿大作家麥當勞(Ann-Marie MacDonald)那句妙語:回憶是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星歌